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学习落实《指南》精神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

2021-02-05 来源:教育部收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传承的基础,是中华文明薪火不灭、代代相传的内在动力。近日,教育部出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学校有效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功能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实践指导。

  一、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导向

  《指南》进一步明确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题内容、载体形式、学段要求等角度提供了细致分析。既有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又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创造性转化、实施的空间。通过研读、领会,我们进一步明晰:儿童是有民族文化之根之魂的人。儿童在民族文化的土壤里萌芽、生长,将会长成一棵大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新时代需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合的方式,熏陶感染,涵养精神,让每一个儿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浸润中成长为拥有中国心、守住中国根、传承中华文化核心价值、文化基因和精神血脉的当代儿童。

  二、整体架构联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指南》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贯通中小学各学段,使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等贯穿教育过程始终。统筹各学科,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全覆盖,形成纵向有机衔接、横向协同配合的格局”。基于以上理念,我们将整体架构一体化、整合型、融入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

  一是基于国家课程有机渗透,在不增加学生负担、不额外增设课程门类的情况下,依据学情改造或者利用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将传统文化因子与课程要素进行整合、重组,营造新型的课程文化。 

  二是聚焦《指南》提出的经典篇目、人文典故、基本常识、科技成就、艺术与特色技能、其他文化遗产等内容组成文化主题单元,设计嵌入式的主题学习课程。

  三是在调研学生、家长需求的基础上,在学校原有选择性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突出横向设计涵盖领域的一致性与各年级纵向衔接的进阶性。在全校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选择性课程的基础上着力打造武术、京剧、剪纸等课程。

  四是依据《指南》,围绕古代工程、技术发明、传统医药、遗址和文物等方面具体内容,充分挖掘徐州地域文化,整合资源开展丰富的实践课程,不断优化、架构基于徐州地域特色的实践课程体系,增强学生的“在场感”,保证“认同感”,提升“价值感”和“获得感”。

  三、创新灵活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路径

  《指南》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努力贴近学生生活、学习、思想实际,确定不同学段的教育目标以及具体学习内容、载体形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只是知识讲解、文字记忆,更应该培育文化精神、滋养文化情怀,实现文化引领。为此,我们将立足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实现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有机统筹,以教师的辅助为支持,以丰富的地域文化为补充,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真实亲切的场景中,经由生动活泼的实践体验,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认同。

  学科教学方面,我们将继续坚持以“课程教材为内容,整合渗透为路径,学科学习为主体,价值引领为目标”的原则,教学目标设计上,注重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目标;教学内容选择上,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实际,恰当挖掘和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教学环节设计上,增加体验感受活动。基于学校“自主习得课堂”的构建,通过自主预习、自主探索、自主交流、自主拓展、自主总结五个环节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科学习中的渗透。

  文化主题课程将着力于构建真实场景,拉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儿童的距离,消除“文化与儿童”“传统与现代”间的隔膜,使学生逐渐形成文化鉴赏力,产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其中的价值观念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言行。

  社团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将突出儿童的主体性、参与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化、统整化、载体化,变成学生可以感知、领悟的故事、案例和情境体验;将立足传统,注重创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把不同课程形态结合起来。如将动画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融合,智能科技手段与传统价值理念融合等,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儿童生活、儿童经验和儿童兴趣的有效对接,让儿童在愉快的体验活动中形成积极的情感定向。引领儿童主动了解、体悟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

  四、积极构建开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空间

  《指南》明确指出将我国古代科学发展成就纳入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并从生命世界领域、物质世界领域、地球和宇宙空间领域、技术与工程领域提出了具体要求。围绕这四个领域,我们将把学校教育的系统性和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潜在性结合起来,聚力合作,发展共赢。

  我们将基于家长的专业特长、职业资源,邀请家长走进校园,开设“家长讲堂”,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原有基地基础上,建立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基地,根据不同基地的文化优势,为儿童设计特展课程、特需课程,构建开放、多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空间,引导儿童经历调查与讨论,思辨与内省,感受与赞叹的过程,在具体实践体验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总之,我们将在《指南》的指导下,回归教育本质,激发团队智慧,整合优质资源,发挥优秀教师和优势学科的作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每一个儿童的生命体验之中,在儿童的心灵深处蓄积文化的生命情怀。(执笔人:彭苏华,江苏省徐州市大马路小学校副校长)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