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双减”随访督导紧抓作业管理牛鼻子

——以作业“减负”,赢在“以少胜多”为例

2023-12-11 来源:教育部收藏

上海市虹口区责任督学 赵小敏

  【案例背景】

  为扎实推进教育督导“一号工程”,上海市教育督导部门连续3年下发了《上海市义务教育阶段学“双减”主题性督导工作方案》,要求全市责任督学开展主题性随访督导,重点聚焦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作业管理、课后服务、提质增效和支撑保障等工作。作为责任督学,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业管理就是学校推进“双减”工作的“牛鼻子”,作业设计则是教师落实“双减”工作的“硬骨头”。只有紧抓“牛鼻子”、善啃“硬骨头”,才能从根本上解答“双减”这一真命题。

  【案例描述】

  一次,我来到A小学开展责任督学挂牌随访督导。刚走到校门口,就听见一位家长在那里抱怨“做12道题就一定比做8道更好吗?”。我听得一头雾水,于是向家长出示“督学证”,让他跟我说说发生了什么。原来他孩子的数学老师昨天布置了12道计算题,而该家长的孩子在晚托时间只做了其中的8道题就交作业了。数学王老师发现后要求该生补做未果,就将情况告知了家长。孩子回家后解释了不愿补做的原因,家长十分认可孩子的做法。听完后表达了我的疑问:“为什么孩子没完成作业您却支持这样的做法?”当我认真听完家长的解释,也不由得想“站位”在家长这边。数学王老师来到后,该家长表示小轩是班级的数学小达人,十分喜欢数学,但王老师昨天布置的12道计算题中有好几道题目在知识点和难度上有重复。所以当孩子向家长解释为什么不想做另外4题的时候,家长理解了孩子的做法。为全面了解情况,我查看了王老师布置的12道题和小轩选做的8道题,更加坚定了我的“站位”。作为督学,我决定先做好家校矛盾的调解,再以此例为抓手推进该校作业管理工作的改进。向数学老师表达了我的想法。经过与王老师的协商式深入探讨,他理解了设计作业应该精心精准,要体现学生个性差异,要避免作业过量引起学生厌学情绪。王老师愉快表示:“小轩的选择确实有思维含量,作业做得多不一定就是好,如果能够‘以少胜多’,不是更好吗?”

  随后,我与学校校长作了沟通,要求学校及时跟进改进几项工作:一是王老师通过解构分析这12道计算题,对作业设计策略做一次反思分享;二是学科教研组要通过深入学习“双减”政策要求,进一步认识作业管理的重要性,同时结合学科特点,认真分析学情,开展作业设计专题学习,提升教师专业自觉;三是教师每天布置作业的上传、教导处分管行政的审核以及校内醒目位置的公示,每个环节都要做到位;四是开展阶段性作业案例展示活动,展示教师作业设计之所得。学校将这一系列活动的主题定为《作业“减负”,赢在“以少胜多”》。

  我全程跟踪学校开展的这些学科主题活动,并欣喜地感受到该校教师在“作业”理解与实践中发生的变化。在一次数学教研活动中,教研组长欣喜地对我说:“‘以少胜多’思想已经成为我们作业设计的主要策略,也被确定为我们数学教研组实践体验类课程的研修主题。”

  【案例反思】

  “双减”工作是党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重大民生问题,是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责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责任督学作为学校的“专属顾问”,如何发挥随访督导的前哨作用,紧抓“牛鼻子”指导学校建立高质量的校本作业体系,意义重大。

  “望”方向,对标对表把握“双减”督导的关键点。“双减”背景下的责任督学随访督导要围绕减负提质精准发力,只有全面学习领会文件内容,切实把握文件内涵,深入思考“双减”文件出台的意义和关键点,在教育理念上有高度,在教育视野上有宽度,在教育管理上有厚度,才有资格挂牌“上岗”,才有底气进校“督导”。

  “闻”需求,用心用情倾听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心声。在校园里,家长的抱怨很容易被置若罔闻。责任督学随访督导时要善于从细小的问题和现象中发现与捕捉信息,帮助学校诊断问题,寻找改进策略。

  “问”计策,汇聚众智共谋作业“提质增效”策略。与小轩家长和王老师沟通后,我就进一步完善学校作业管理的措施与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进行了沟通交流,并专题开展研讨,就作业如何“减负”,怎样赢在“以少胜多”达成共识了并有了进一步的实践探索。

  “切”要害,对症下药,扎实推进作业“减负提质”。“双减”考验的是学校综合治理能力,方法决定效果。我对症下药给学校开的《作业“减负”,赢在“以少胜多”》系列主题研修活动处方,提高了学校教师作业设计的整体水平。该校不少教师在市、区两级的作业设计大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生对作业的满意度也有了明显提升。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