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督”家校共育 “导”共同成长

2023-12-11 来源:教育部收藏

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责任督学 冯培堂

  【案例背景】

  “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更凸显其必要性。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和家庭的合作。没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孤掌难鸣”。而如何开发家庭教育资源,增强家长参与教育的主观意识,配合学校打好“立德树人、减负增效”这套组合拳,是摆在我们面前最显著的问题。我所辖的第三责任区地处僻壤,世代为农的家庭占绝大多数,家长们普遍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儿,老师们也常反映工作中家长不配合,那么到底如何做才能让家校共育切实有效,并发挥出最大的教育合力呢?

  【案例描述】

  随着课后服务的有序推进,社团活动的蓬勃开展,大家正为“双减”政策的落地开花而高兴时,两个场景却击碎我眼前的繁华,露出背后的真相。

  片段之一:等候孩子放学的家长对话引起了我的注意。

  “你每天在家干嘛?”

  “没啥事儿,打打麻将。”

  “算我一个!”瞬间凑齐一桌还有富余。

  我凑过去问:“你们不用陪伴孩子吗?”

  “不用,现在可好了,双减后孩子的书包不回家了,作业也不用辅导了。”

  “我压根儿就不想看孩子的作业,眼不见心不烦!再说抓学习是老师们的责任……”

  我发现:中小学课后服务解决家长后顾之忧的初衷,在有些家长眼里却成了“躺平”的理由。

  片段之二:在“劳动教育”进课堂的问卷调查中,85%的家长认为没必要开设劳动教育课,还是多加强语数外的学习。90%的家长把劳动教育等同于做家务、大扫除。

  要解决这些问题,并非单枪匹马的责任督学能够完成,需要团结学校的力量。我建议中心校领导马上召开教师大会,当我把以上“片断”分享给与会教师时,竟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纷纷指出家长在孩子成长路上的缺失与不到位。我总结为以下两种:A、不作为型。家长把孩子的教育完全寄托在老师身上,成了甩手掌柜。这是“缺钙”的表现,需要下一剂《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猛药”。B、乱作为型。这类家长要求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主打一个分数高。这是典型的“近视眼”,仍走在“唯分数”论的迷途中,我们要用“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破除他们心中对分数的“执念”。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制定出家校共育更有效的活动方案。会后我手执“典型”家长名单,挨个走访到户,为接下来的工作打好“前战”。

  一、开设家长学校,启动“家校共育”双引擎

  针对农民家长农活忙、文化低、意识弱、积极性不高的现状,我建议中心校领导为他们量身定做“学习+反思+参与=合格家长”的教学计划。一是学习时间随机化。家长学校中的阅览区和亲子活动区全天开放,由家长代表“策反”那些“码长城”家长走向这里。二是学习内容形象化。由思政教师把教育法规借助鲜活的事例加以宣讲,来提高家长对自己“不作为、乱作为”错误思想的认识。三是学习要求具体化。班主任老师严格执行每月一节课的签到制,要求人人有笔记个个有反思。四是学习结果公开化。校委会定期开展优秀家长评选活动,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孩子们的成长中来。截至目前,A小学、B小学分别有53名和90名家长荣登优秀家长光荣榜,占比率均达60%左右,这大大提高了家庭环境的育人能力。

  二、成立家委会,架起“共同成长”爱心桥

  为了巩固家长学校来之不易的成果,我提议开展“家家有本经,晒经学本领”的育儿经验交流会,由中心校牵头家委会具体承办。我们第三责任区有9所小学、3个教学点和4家幼儿园,按照“校校间强弱搭配”原则,设A小学、B小学、C小学、D小学和两家幼儿园共6个主会场,每场推选3名优秀家长,去其他学校传经送宝,这样每位家长就可以获得18篇优秀“育儿经”。我作为评委参加了每一次交流会,也见证了家长的一次次进步。会后一家长紧紧握住我的手激动地说,“是你们让我明白:原来我眼里的好学生背后都有位优秀家长。”身边榜样的力量让那些“躺平”的家长站了起来,互帮互学共同进步之风在家长间悄然升起。

  三、家长进课堂,扩展“本土资源”辐射面

  看着督导检查问题清单中的“课后服务形式单一”,校长说,学校教师年龄老化、又缺少专业的音体美老师,整改起来难度很大。我建议整合家长方面资源:让从事其他职业的家长走进课堂,作为学校教育资源的扩展和补充;聘请“民间艺人”为助教,扩充社团活动覆盖面;结合当地民俗民风举办具有本土特色的各项活动,增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如今A小学的“花样面食社团”和劳动实践基地已荣登当地电视台,作为“双减”先进典型被推广。B小学组织的“热爱家乡,我是家乡代言人”的亲子活动经长治市教育频道播出后,让非遗文化“独辕四景车”成为当地“网红”。这种深度参与的家校活动,是实现共育共赢的好举措。

  四、源头再发力,搭建“持续学习”加油站

  大部分责任区内的家长文化程度不太高,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者居多,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针对这一现象,我建议学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定期为家长提供系统、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方法指导,普及儿童心理方面的相关知识。利用微信群、钉钉直播、公众号已向家长推送优质学习资源100多篇,开展家长培训10余次,每次的调研和家长反馈,我都记录成册作为自己常规督导的宝贵材料。

  【案例反思】

  责任督学在工作中要“督出实情导出实效”。开展督导工作,目的是要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改进。这就要求责任督学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深入家长和社区,做积极主动的“行动者”。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履行督学的职责,了解学校的实情,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学校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在行动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完善自己的督导工作;也只有在行动中才能透过表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就像本案例中真正的声音是主动靠近家长群体,才看到背后的真相,督导工作也只有督出实情才能导出实效。

  责任督学在工作中要“督”不越位、“导”不缺位。督学要认清自己在学校中的角色,不能以“钦差大臣”自居,把自己看成是专“挑刺儿”“找茬儿”的“教育警察”,而要从一个冷冰冰的评价打分者,变成热情的“服务者”。要以平等的身份到学校开展督导工作,与学校领导师生建立起一种和谐关系,主动为学校的健康发展听诊把脉,真诚倾听学生呼声,真实反映家长愿望,真情关心学校困难,多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做到“督”不越位、“导”不缺位,与家校联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