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坚持立德树人 构建课程思政大格局

2020-06-09 来源:教育部收藏

  武汉大学坚持立德树人,秉承“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校训,积极推进学生思政、教师思政、课程思政、学科思政和环境思政“五个思政”建设,引导师生坚定责任使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武汉大学虽身处疫情中心,但始终将育人工作“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将疫情“危机”转化为开展课程思政的“契机”,在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的同时,打好打赢全员育人这场特殊战役。

  一、抗疫与育人“两手抓”,打造课程思政“价值链”

  在这一次前所未有的抗疫行动中,全校师生凝心聚力,同心协力,与全国人民、湖北人民、武汉人民一道,艰苦奋斗、共克时艰。抗疫是最好的教材,教师是最好的榜样。虽然面临家人甚至自己被感染的风险,以及外部环境干扰大、网络不稳定等种种困难,但广大教师把职责扛在肩上、把困难踩在脚下,创新性地构建各种疫情思政课堂、疫情人文课堂、医学生疫情实战课堂等,录制疫情防控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微课,多学科多角度开展疫情教学思考和专项研究,用言传更用身教,告诉学生如何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用勇气突破疫霾,用信念激励前行。比如,以年逾八旬的感染科教授桂希恩为代表的临床学院教师们,白天奋战在抗疫最前线,晚上录播教学视频,用实际行动为学生诠释“珍爱生命、大医精诚”的救死扶伤精神。医院、社区、乡村等抗疫一线,微信、快手、腾讯会议等线上课程,处处都成为学生的人生课堂。比如,武汉“菇凉伢”、大三学生郑欣怡,在保证自己在线学习的基础上,不仅参加线上家教志愿服务,为父母在武汉抗疫一线的孩子补习功课,还坚持去社区超市分拣蔬菜,为保障社区团购贡献力量。她说:“哪里需要,我们就去哪里,尽量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二、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融合”,构筑课程思政“强磁场”

  “测绘学概论”是武汉大学一门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的测绘专业基础课,由宁津生、李德仁、陈俊勇、刘经南、张祖勋、龚健雅6位院士共同讲授,被学生们称为“最奢侈基础课”。他们中,有人曾成功拯救卫星,有人将地震救灾效率提升数十倍,有人被国际知名专家一致认为“解决了一个测量学的百年难题”,还有人,奋战在保卫国家空间信息安全的最前线。23年来,他们坚守初心值守讲台,联袂授课从不间断,用魅力课堂吸引学生、大师风范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激励学生,成为了武汉大学的教学典范与亮丽风景。每次开课前,院士们都会重新备课,从自身学习、工作和生活入手,将立志测绘、攻坚克难、为国争光的亲身经历和深切体会娓娓道来,将最新理论、技术及其应用场景等融入教案、搬进课堂。爱国励志的现身说法、生动鲜活的案例故事、“好玩”“热闹”的授课“绝活”,让学生“听课就像追剧,听完一节想听下节”,选课和旁听的学生已扩大到校外,而且堂堂爆满。正因为有了院士们锻造的课程思政大课,使“院士课堂”从开课最初为了留住转专业的学生,到如今,听课的学生都爱上了测绘专业,每年还有其他专业学生主动申请转入。测绘学院本科生龚宇说:“院士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卓越的工匠精神和赤诚的家国情怀,潜移默化地滋润和激励我们新生埋下梦想的种子。”数十年来,院士们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测绘专业名师讲基础课的传统从未中断,熏陶、培育着一代代测绘学子刻苦学习、奋发有为。目前,测绘专业已培养出9位院士,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测绘人才方阵,学科实力位居世界前列。

  三、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强合作”,构建课程思政“大格局”

  充分发挥校院两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跨学科教师社群“青年教师教学联谊会”等作用,以教学名师讲坛、青年教师圆桌谈、十八栋读书会等为载体,邀请院士、人文社科资深教授、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学生一起,开展集体备课、联合备课,推动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积极探索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武汉大学的课程思政建设实践越走越笃实。慕课“从人工智能看意识的本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计算机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的师生共同参与,从多学科角度畅谈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思考。思政融课“马上见”,以“互联网+跨学科+思政”为独特定位,打通院内外、校内外、课内外的各类资源,推出《家:港湾、消逝、呵护》节目,邀请南极科考人员和思政课教师一起,从自我之小家延伸到国家、自然之大家,阐明“家国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原乡”。目前,“马上见”已经在青年学生和社会公众中口碑传播,在“学习强国”上积累了一批固定读者。有评价说:这档融课连接点很好,挖掘了不同学科专业的思政元素,带来了不同侧面更深层次的启发和思考。

  武汉大学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点促线、以线带面,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铸就激励我们战胜当前疫情的强大动力,铸就鼓舞我们在疫情结束后投身新的伟大斗争的根本力量!(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窦贤康)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