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加深认识 加紧推进 加快落实

2020-06-28 来源:教育部收藏

  在即将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它必将助推我国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在“十四五”期间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加强”是这个文件的关键词。我认为可以从“加深认识、加紧推进、加快落实”三个方面去理解和践行。

  一、加深对随班就读工作时代紧迫感的认识

  随班就读不是新名词,我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开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但是现在要求“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就有其新的时代含义。首先,党的十八大以来,将办好特殊教育,努力让每个残疾孩子共享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不能少。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中又将贫困家庭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列为“三保障”的首位。因此,决不能把对随班就读的认识停留在是一种教育方式的层次上,而要提高到关乎保障他们受教育的公平权利,如期实现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高度,提高到让残疾人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高度。第二,推行融合教育,既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之一。近年来颁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第一期和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指南》明确将推行融合教育,优先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方式,就近安排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提高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作为我国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理念,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和办法。这次发布的《指导意见》一以贯之,继续“坚持优先原则。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区域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分布和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需求情况,加强谋划、合理布局,统筹学校招生计划,确保随班就读学位,同等条件下在招生片区内就近就便优先安排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因此,加强随班就读工作,就必须进一步强化“普特融合”的现代教育理念,破除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二元分离的落后认识与体制性障碍,把新时代的教育改革继续推向前进。

  二、加紧对随班就读工作“两个治理”现代化的推进

  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加,就是补短板;强,就是壮筋骨。其中,非常关键的是要更加完善随班就读工作的法治建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历史任务。加快两个治理的现代化,使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各项事务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显然应该将十九届四中全会之后出台的特殊教育政策、规章与国家构建完善特殊教育的治理体系,提升特殊教育的治理能力现代化相联系、去把握。《指导意见》开宗明义指出,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部署,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来制定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依法治教理念”是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总体要求。将实施《残疾人教育条例》、《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和《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指南》过程中行之有效的办法、经验加以综合细化,通过“健全科学评估认定机制”“健全就近就便安置制度”“完善随班就读资源支持体系”“落实教育教学特殊关爱”“提升教师特殊教育专业能力”“切实抓好组织落实”七个部分16条构成了一个可操作、可检查的保障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工作机制。例如,在评估认定方面,要求“每年4月底前,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残联、街道(乡镇)组织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家长及其他监护人开展入学登记,对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需求进行摸底排查,全面摸清名单。5月底前,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县级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对残疾儿童少年身体状况、接受教育和适应学校学习生活能力进行全面规范评估,对是否适宜随班就读提出评估意见。”这就非常明确了管理工作的时间节点、机构、职能、权限、程序与责任主体。再如提出“鼓励运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提高服务的精准性”,体现出推进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今后需要及时总结,不断地将各地随班就读的成功实践上升为国家的制度,加紧推进特殊教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加快对随班就读工作“一县一案”精准施策的落实

  相对于以往有关随班就读的文件,这个《指导意见》又有许多新提法值得关注。例如,首次出现“应随尽随”的提法,要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实际“加强谋划、合理布局,统筹学校招生计划,确保随班就读学位,同等条件下在招生片区内就近就便优先安排残疾儿童少年入学。为更好保障随班就读质量,可以选择同一学区内较优质、条件更加完善的普通学校作为定点学校,相对集中接收残疾儿童少年入学。”这就提出了将就近分散与相对集中的随班就读形式相结合,既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有学上,也满足上好学的愿望。同时要求实行“一县一案”,教育等各相关部门制定专项工作计划,共同推动随班就读工作。这就不是过去那种“大水漫灌式”的一般性要求,而是将精准扶贫“一人一案”的科学思想和成功经验运用于随班就读工作,精准实施随班就读,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让残疾儿童少年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再如,进一步强调随班就读教师的专业化能力,在保留“各地各校要选派具有一定特殊教育素养、更加富有仁爱之心和责任心的优秀教师,担任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班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要求基础上,进而提出“选派特殊教育专业毕业或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特殊教育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具有较丰富特殊教育教学和康复训练经验的优秀教师,担任特殊教育资源教师和巡回指导教师”新要求。诸如此类的新提法实际给各地各校提供了开拓创新的政策空间,需要尽快将它们转化成具体的工作方案加快落实,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教育部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顾定倩)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