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北京语言大学以“四化”为抓手 探索加强新文科专业建设

2020-09-28 来源:北京语言大学收藏

  北京语言大学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在专业布局、专业革新、课程设置等方面积极探索推进新文科专业建设,努力培养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传统专业“复合化”。完善“语言+”培养模式,推出“汉语+专业”“英语+专业”“专业+外语”等多样化培养模式,开设“英语+土耳其语”“英语+西班牙语”等专业。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日语、阿拉伯语等外语类专业辅修和双学位专业,增开日、法、德、西四个语种的公共外语课程供学生修读,努力培养既具备扎实专业基础、又具备卓越语言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断推进国别区域学科和专业建设,打破学科壁垒,汇聚外语、国际政治、管理学等领域学术力量,依托国别和区域研究院建设“联合国及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实验班”,致力培养至少掌握两门外语,兼具国际政治、管理学专业知识的国际组织人才。

  新设专业“特色化”。发挥学校办学优势,设立“语言学”专业,以生物语言学为特色,专业课程除外语、语言学理论等文科课程外,同时开设神经解剖与语言认知、语言与人工智能等课程,将现代语言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交叉,培养高层次语言学人才。将语言类相关专业和信息科学类相关专业进行整合,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置“语言智能与技术”二级学科,探索“语言+智能”跨学科专业特色建设路径,在知识传授上兼顾计算机科学和语言科学,在技能培养上重视语言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在思维训练上注重对语言现象进行抽象化、泛化的能力,探索文理交叉的新文科建设路径。

  培养方案“立体化”。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的多元化、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效为导向,完善“思想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立体化培养方案。调整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切实强化通识教育。设置包括多语能力与文化沟通、文史经典与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和文明对话、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科技发展与创新精神、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六大模块的通识课课程群,涵盖人文、科技、艺术、政治等学科。鼓励教师开设学科交叉性强的通识课程,引导学生提升文化艺术修养与道德判断能力。增加思政、实践类课程学分比重,推进实施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换算学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实践能力培养。

  课堂教学“智能化”。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力度,相继建成智慧教室和智慧语言实验室,集智能物联、智慧教学、课堂录播、智能门禁、电子班牌等系统于一体,为师生营造人性化、智能化教学空间。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技术+”等信息化手段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为文科建设服务。搭建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北语慕课”教学平台,建设精品慕课,打造线上金课。鼓励教师使用智慧教室、智能平台进行授课,探索翻转课堂等课程模式。不断探索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打造一批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优质课程,为疫情期间顺利完成在线教学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