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介绍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睡眠管理有关文件

2021-04-02来源:南方都市报客户端

首个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办法出台,12类书籍禁止进校园

  近日,为防止问题读物流入中小学校园、幼儿园,教育部发文明确中小学校课外读物推荐的方向和标准,并列出不得推荐或选用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的12条负面清单,包括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污蔑、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英模人物,戏说党史、国史、军史等。

  文件还明确要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等。

  划出12条“红线”

  南都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家层面对教材和教辅都有专门的管理办法,但对课外读物的管理仍然是空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国华认为,当前各种“进校园”活动名目繁多,进校园课外读物质量参差不齐,如果不加以引导和规范,不仅会加重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更为严重的是,问题读物进校园可能会影响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是意识形态安全。

  为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流程,防止问题读物流入中小学校园、幼儿园,确保进校园课外读物的质量,近日教育部制定印发了《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首次界定了“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的内涵,即教材和教辅之外的、进入校园供中小学生阅读的正式出版物(含数字出版产品)。

  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介绍,《管理办法》的出台,既要治理以往课外读物进校园过程中产生的乱相,又要鼓励优质读物进校园,营造学校良好的阅读氛围,达到良法善治的目标。

  在读物质量把握方面,《管理办法》明确坚持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和适度性的推荐原则,要求符合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和启智增慧的推荐标准,同时,还列出了不得推荐或选用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的12条负面清单。包括:

  (一)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污蔑、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英模人物,戏说党史、国史、军史的;

  (二)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有反华、辱华、丑华内容的;

  (三)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的;

  (四)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五)存在违反宗教政策的内容,宣扬宗教教理、教义和教规的;

  (六)存在违反民族政策的内容,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不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

  (七)宣扬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观点,存在崇洋媚外思想倾向的;

  (八)存在低俗媚俗庸俗等不良倾向,格调低下、思想不健康,宣扬超自然力、神秘主义和鬼神迷信,存在淫秽、色情、暴力、邪教、赌博、毒品、引诱自杀、教唆犯罪等价值导向问题的;

  (九)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十)存在科学性错误的;

  (十一)存在违规植入商业广告或变相商业广告及不当链接,违规使用“教育部推荐”“新课标指定”等字样的;

  (十二)其他有违公序良俗、道德标准、法律法规等,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

  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文件提出学校是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责任主体,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推荐程序应包括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欠发达地区规模较小的学校,可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推荐。

  除学校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报备制度。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对进校园课外读物的推荐情况开展抽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全面了解和把握课外读物进校园情况,根据需要开展专项督查。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将课外读物进校园有关情况纳入督导范围。

  南都记者关注到,教育部明确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校园书店要建立进校园读物的审核机制。

  对于借着公益活动进校园的书籍质量问题如何把握?对此,《管理办法》专门提出,学校要明确受捐赠课外读物来源,由学校或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把关,明确价值取向和适宜性把关要求。

  “不管通过什么途径,包括作者到学校签名售书之类的,以后凡是有商业售卖课外读物的行为,都需要遵守《管理办法》的规定。”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强调,教育部欢迎鼓励大家给中小学提供知识,但不能借讲座、签名售书的名义在校园里进行商业售卖。包括学生和家长自主购买的书带到学校,如果发现书有问题,学校也有权利和责任对这类书进行管理。

  清华附中校长:不能怕担责任就简单粗暴一刀切

  根据《管理办法》,学校是课外读物推荐和管理的责任主体,是课外读物进校园最重要的把关人,那学校如何做好课外读物的遴选、推荐与审核工作?

  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教授王殿军看来,作为校长,首先要深刻认识课外读物的育人价值,以及对于中小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意义。不能一谈“管理”就因噎废食,因为怕出问题、怕担责任就简单粗暴地一刀切,不让课外读物进校园,这是极端错误的。

  他建议学校建立起完善的学校图书采购与管理制度。在学校里,可以成立由各学科教师组成的荐书专家组,对书目进行梳理筛选,并按照不同学段的需求特点向学生推荐。比如小学阶段,从提升学生认知力、理解力角度,需要广泛阅读,可以多读一些启蒙绘本、经典故事、识字、益智、科普类书籍。初中阶段从激发学科兴趣、提升思维水平出发,可以加入更多经典名著、自然科学类书籍。高中阶段可以多读一些人物传记、励志类书籍,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规划人生目标。

  王殿军还指出,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可在学校选书、荐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智能化识别搜索和净化筛查技术,可以协助人工完成大批量读物遴选工作,学校还可以建立智能化的图书分区、分级管理机制,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识字量、阅读偏好和理解能力,对学生读物进一步细化分级,使学生能根据自身的阅读水平和兴趣借阅,提高阅读效率,同时减少阅读过程中出现一知半解、价值观误导等情况。(南都记者吴单 实习生靖昊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