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华南理工大学:构建“人才下乡、资源激活、产业发展”有机联动的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华工模式

2022-10-12 来源:规划司收藏

  一、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而农村人才匮乏、产业薄弱、人口外流等问题严重,并形成恶性循环,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最大困境和难题。

  2018年,为进一步了解农村人才需求和产业发展现状,华南理工大学组织近5000名大学生开展暑期社会调研,实地考察全国1284个村落,采访885家涉农企业,收集6320份问卷数据,回收600余篇调研报告。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农村地区主要存在以下三个突出问题:(1)乡村人才匮乏。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不足,从事农业科研开发、技术推广和经营管理的高层次乡村人才极度缺乏,直接影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发挥效用,制约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部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末,全国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占乡村就业人员总数不足5%。(2)乡村产业薄弱。乡村产业发展方式较为粗放,产品较初级,精深加工不足。根据农业农村部2020年的数据,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为 2.3∶1,远低于发达国家 3.5∶1的水平;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为 67.5%,比发达国家低近 18个百分点。产业链条延伸不充分,外部投资少,产业聚集度较低, 规模经营效益不高,难以提供大量就业创业机会。(3)乡村人口流失。乡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民政部2016年调查数据显示,全国流动家庭比例接近20%,农村留守老人占比约1/4,留守儿童占比超过1/3,农村常住人口以“九九、三八、六一部队”为主,“乡村空心化”问题突出。

  如何让乡村人口回流,让他们“回得去、干得好、留得住”,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为破解这一难题,华南理工大学在开展定点帮扶、服务乡村振兴多年实践中,探索出一条以科技特派员队伍为纽带、“人才下乡—产业发展—人口回流”有机联动的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形成了一批成效显著、社会影响广泛、可复制推广的鲜活案例和实践成果。其中学校科技特派员苏健裕教授团队扎根粤北山区梅州十多年,大力推动梅片树产业发展,对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应。

  二、背景

  粤东西北是广东省发展薄弱地区,按照广东省委的决策部署以及《闽粤赣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方案》,由学校对梅州进行帮扶。梅州市地处粤赣闽三省交界处,群山环绕,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域总面积1.59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约占土地面积的86.7%,台地平原占12.4%,水面占0.9%。当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不仅是叶剑英元帅的故居,还曾先后留下了朱德、周恩来等多位英雄人物的足迹,是广东唯一全域属原中央苏区范围的地级市。这片布满英雄足迹的土地,人均经济总量(GDP)却连续25年全省垫底。截至2013年,梅州市仍有349个贫困村、52180户贫困户和14.5万贫困人口。究其原因,主要是辖区内山多平地少、产业薄弱,致使人口大量外流,经济发展乏力。

  2013年,学校选派苏健裕教授作为科技特派员,带领团队前往梅州市开展帮扶工作。针对当地发展困境,苏健裕教授团队走村入户、爬山涉水,深入调研当地经济结构和自然资源,努力挖掘产业发展的“潜力股”。通过调研,发现了在当地被誉为“植物黄金”的龙脑型樟科阴香树(当地俗称梅片树)。该树的枝叶富含名贵的右旋龙脑,是一种名贵的医药、日化和食品用原料,我国年需求量近2000吨。但受限于长期进口、价格飞涨及原产地梅片树资源被过度砍伐,严重阻碍了其在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

  有土地资源、也有市场需求,梅片树种植大有可为。学校团队在此后的帮扶中,充分发挥科研、技术、人才、智力优势,不断提高梅片树“含金量”,最终将它打造为梅州的“金山银山”,助推当地产业振兴,为乡村人口回流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三、故事及成效

  1.把脉问诊,摸清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

  梅州市拥有“植物黄金”梅片树的资源禀赋优势,为何没有将其产业化?早在20世纪80年代,梅州市政府就号召山区乡民推广种植梅片树,但因为当地技术水平有限,导致梅片树种植产业一直没有发展起来。主要存在三个方面问题:一是“缺良种”,野生梅片树品种混杂、良种率低,梅片树产业综合效益低,难以成为当地农户主要经济树种;二是“少技术”,企业采用作坊式土法蒸馏等传统提取工艺,无法规模化生产,且存在提取效率低、粗提产品杂质多等缺点,生产的产品纯度不高、稳定性差、产品质量差;三是“欠开发”,当地天然右旋龙脑仅被作为初级原料使用,产品附加值低,粗脑纯度低、杂质多、品质差等,这些都限制了天然右旋龙脑的应用范围。

  2.技术攻关,破解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

  针对产业发展难点痛点,苏健裕教授团队持续开展科研攻关,从良种繁育、提取纯化和高值加工三个方面打出一套“组合拳”,逐步解决了制约梅片树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一是“沙里淘金”,攻克梅片树“无性快繁”技术。团队成员走遍广东46个县,对10396株龙脑樟树进行检测分析,最终发现野生高产右旋龙脑(含量达到15‰)的良种梅片树;聚焦规模化育苗,攻克梅片树无性快繁技术,实现梅片树快速繁育。二是“掇菁撷华”,攻克天然冰片高效提取纯化技术。团队研发出水介质高效提取及超声辅助刮板式冷冻结晶技术,使粗脑提取率由67%提升至92%,结晶纯化时间由72h缩短至2-3h,纯度最高可达99.5%。三是“全身是宝”,攻克天然冰片及副产物高值化应用技术。学校组织食品、医药、化工等多学科团队,攻克天然冰片及副产物高值化应用技术,拓宽了天然冰片应用市场并开拓高端应用空间。目前梅片树提取的龙脑及相关副产品已被应用于几十种产品,包括化妆品、消毒喷剂、土壤肥料等,梅片树叶价值得到100%开发。围绕该项目,团队取得丰硕技术成果,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获第25届全国发明展“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金奖,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林业产业创新奖等10多项奖项。

  3.成果转化,成功创业促产业可持续发展

  核心技术解决了,还要转化落地,使技术真正转化为服务梅片树产业发展的生产力。学校积极鼓励支持苏健裕教授团队创新创业,校领导多次前往梅州调研,协调各方资源,帮助团队最终找到梅州当地上市企业——广东嘉应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当地乡贤凌凤清先生,学校技术成果作价700万元,其他两方以现金出资,筹集5000万元,共同组建广东华清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动梅片树产业发展。经过几年发展,华清园公司建成广东省唯一天然冰片提取纯化生产线,产能达250吨/年,成为该领域行业标准制定者;发展梅片关联企业16家,研发天然冰片、龙脑香、龙脑液以及天然冰片高附加值延伸产品30余种,成功取得3个广东省名牌产品和4个高新技术产品。华清园成为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获得广东省扶贫农业龙头企业、梅州市乡村振兴“万企帮万村”示范企业等荣誉。

  4.模式创新,吸引外出人口返乡就业

  种植梅片树需要大量劳动力,如何吸引和帮助外出人口返乡就业,积极参与到梅片树产业中,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经过调研总结,返乡的农民一般分为三种:有钱有土地的、有土地但没资金的以及土地和资金都欠缺的。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学校科技特派员团队积极创新帮扶模式,整合政府、企业、被帮扶农户、金融机构、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力量,推动帮扶项目、资金、政策全面落地,帮助返乡农户创业就业。

  学校组织金融、经济、农业食品等学科力量与华清园多次研讨论证,提出了“银行贷款+政府贴息+公司免费提供技术”的帮扶思路,根据不同类型返乡农民为他们种植梅片树提供技术、资金和土地多方面支持。一是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由华清园公司向中国农银担保授信3亿元、广东农商银担保授信6000万元,对参与种植梅片树的农户、合作社实行免抵押贷款,探索形成“土地入股分红+基地务工增收”利益共享机制,联结带动农民广泛参与、增收致富。二是由村委牵头,成立集体合作社投资、委托龙头企业经营的“投入资金资产化+保底收益”合作共建模式,按照“每村集体合作社投入50万元、种植100亩梅片树、每年保底分红”的合作方式,由华清园公司每年定期支付试点村投资收益,满20年实施期限后,梅片基地及其附着物产权无偿交回试点村集体。通过政府、农户、合作社、企业和银行等多方联动,由政府贴息、企业担保获取银行授信,让农户能够享受到银行贷款,同时当地企业保价收购农户梅片树枝叶,实现农户“无投入负担,家门口就业”,农户每年至少可获益3000元/亩。

  目前,学校的产业帮扶共带动当地23家合作社和家庭农场、6家育苗公司进行良种梅片树的大规模育苗与推广种植,带动3200多户农户参与梅片树种植,户均增收2万多元,提供(新增)就业岗位4300多个,吸引大量外出人员返乡就业创业。例如坪湖村农户刘火星,5年前承包种植80亩梅片树,年收入达到12万元,在村里修起了新房子,良好的经济效益吸引他两个在珠三角务工的儿子返乡就业。

  目前,梅州已建成全国首个天然冰片重点示范基地,拥有广东省南药梅片现代农业产业园;2021年梅片树年产值达9000多万,累计产值达5亿,预计至2030年,梅州市梅片全产业链产值有望突破50亿元。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希、省长王伟中,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时任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等领导到基地考察,对该项目给予高度肯定。学校帮扶梅片树产业发展获央视频道等20多家权威媒体推介,农业农村部点赞平远梅片产业栽下“致富树”,苏健裕教授荣获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5.模式推广,助力云县产业发展

  苏健裕教授团队帮助梅州发展梅片树产业,只是学校科技特派员队伍通过人才下乡、技术转化,促进产业发展,吸引人口回流,实现乡村振兴的其中一个典型案例。学校自2008年以来,累计派出科技特派员超过1600人次,派出人数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居全国高校首位。依托科技特派员,学校与700多家农村领域企业签订项目合同,承担乡村振兴各类项目236项,为地方农业企业和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将这一模式在教育部部署的定点帮扶县云县大力推广,取得良好成效。例如,针对云县重要酿酒产业需求,学校结合当地白花木瓜优势农业资源,派出食品学院院长曾新安教授作为科技特派员,在当地龙头企业——茅粮酒业集团设立“专家工作站”,攻克了白花木瓜酿酒口感酸涩的技术难题,推动木瓜种植面积从9.4万亩增加至30万亩,创设了就业岗位超过1000个,累计带动4万贫困人口人均增收2618元/年,对该集团司岗里果酒系列的贡献达9000多万元。

  此外,学校为返乡人员何凤春创办的云县信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派驻科技特派员,建立“云县特色生物产业研究中心”,攻克滇龙胆主要生物活性物质龙胆苦苷和当药苦苷等的提取分离及工业化生产、清心降火龙胆茶高附加值开发等技术难题。在学校帮扶下,何凤春所带领的农村合作社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3万亩、古茶园300亩、养蜂基地100多个。截止2021年底,合作社社员共450人,其中外出返乡的社员有203人,涉及农户数超过10万人次,累计带动中药材农产品销售产值达3亿元。

  四、经验

  人才和科技资源是高校的最大优势,也是乡村产业发展的最大短板,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效对接,把乡村产业发展起来,把外出人口吸引回来,通过人才振兴、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是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重大问题。学校以选派科技特派员为着力点和突破口,以这支队伍为触角和纽带,通过制度设计激励和推动“人才下乡、科技下乡”,通过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促进企业发展、产业兴旺,通过模式创新、利益共享带动人口返乡、农民增收,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是一种有效的模式和路径。该模式主要特点如下:

  1.强化制度激励,促进人才下乡

  学校专门制定科技特派员选派办法,从工资福利、人事考核、项目申报、职称晋升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激励保障措施,大力支持、鼓励优秀科技人才以科技特派员身份深入企业和乡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强化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发展

  学校鼓励科技特派员通过研发合作、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推动农业技术落地转化,实现科技成果市场价值,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学校专门制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的“华工十条”,明确将成果转化所获收益70~95%一次奖励给科研人员,加大激励力度。依托科技特派员团队,孵化了广东华清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自华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乡村振兴领域企业。

  3.强化模式创新,促进人口回流

  产业发展可提供大量创业、就业岗位,针对不同类型返乡人员的特点,学校科技特派员团队积极创新帮扶模式,整合政府、企业、被帮扶农户、金融机构、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力量,通过“银行贷款+政府贴息+公司免费提供技术”等模式推动帮扶项目、资金、政策全面落地,帮助返乡农户创业就业,推动人口回流。

  早在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就对科技特派员制度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一直重视科技特派员制度。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年来,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队伍不断壮大,成为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又强调,“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要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抓实抓好”。

  接下来,华南理工大学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落实好科技特派员制度,不断完善以科技特派员队伍为纽带的“人才下乡、产业发展、人口回流”有机联动的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俞曼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