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重庆医科大学:打造常驻工作队,提升乡村振兴力

——附属第二医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

2022-12-28 来源:规划司收藏

  一、摘要

  2021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重医附二院”)作为重庆市委组织部帮扶集团成员单位,对口帮扶重庆市开州区大进镇乡村振兴工作。医院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遴选三名骨干到大进镇三个村任驻村第一书记负责乡村振兴工作。医院坚持党建引领,并将党建与业务融合,通过深入探索“个人+村镇区+帮扶单位+社会”融合发展模式,全力打造思想、组织、产业、文明等4个“常驻工作队”,着力凝聚提升4种“振兴内生力”,走出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

  二、背景

  大进镇历史悠久,是南北朝时期巴渠县所在地,地处重庆市开州区北部山区,距开州城区61公里,幅员面积25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万亩。2017年,大进镇被认定为市级深度贫困乡镇,2021年被确定为市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镇。镇域地形北高南低,多丘陵、中高山,生态资源丰富,适宜发展茶叶产业,现为全市最大的单体高山生态茶园。重医附二院三位驻村书记坚持党建引领,根据大进镇各村特点,因地制宜创新打造“红色紫金”“茶香红旗”“文明年华”建设,持续探索“党旗红、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新道路。

  三、故事

  (一)为思想把脉,把人心聚起来,打造常驻“思想工作队”,解决乡村振兴“群众内生力”问题

  一是搞好共建强根基。重医附二院党委对乡村振兴支部建设统揽布局,按照“思想共融、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思路,深入探索“支部+支部”联建共建模式,不断夯实乡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三位驻村第一书记以“强学习、提素质、促发展、保健康”为切入点,组织医院10余个党支部到村开展主题党课、业务培训、物资捐赠、义诊服务等支部联建活动,持续提高所在村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为乡村振兴筑强坚实组织根基。二是树好典型强示范。着力激活党员内生动力,积极引导党员在乡村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体村民融入乡村建设。通过党员统一佩戴党员徽章、制作岗位责任牌等措施,不断增强党员责任意识、唤醒党员党性观念。同时,对村里的优秀党员及获得各级各类表彰的党员,以公示栏宣传、奖补引领等方式,增强党员身份自信,激励其成为干事创业的“领头雁”、乡村振兴的“顶梁柱”。三是办好实事聚人心。坚持以办实事成效凝聚民心,以解难题成果汇聚民力。坚持常态走访群众,做好暴雨排险、新冠疫苗接种、入户健康体检、矛盾纠纷调解、困难慰问等实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身边事。

  (二)为士气补钙,把队伍壮起来,打造常驻“组织工作队”,解决乡村振兴“队伍内生力”问题

  一是本土培养盘活存量。聚焦乡村振兴用人需求,驻村第一书记统筹各方资源,大力建强驻村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以红旗村为例,坚持内外联动优化团队,内部通过换届选举优化结构,外部借助力量充实队伍,驻村干部队伍年龄、学历结构得到优化,本科以上学历干部增加至50%。二是积极回引开发增量。坚持需求导向,通过“靶向引才”增强发展力量,大力引进在外的大学生和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在返乡创业政策和资金支持下,成功回引西南大学动物科学本科专业大学生郭用安返乡开办养牛场,创造牛肉品牌“牛司令”,有效带动闲置劳动力就业和周边农户增收。回引电商致富带头人金小华,通过各种电商渠道进行农产品销售,带动全村走上致富路。三是强化培训提升质量。组织医院专家教授赴当地卫生院开展教学查房、手术指导、学术讲座等,不断提高本土人才队伍的技术水平和人才质量。重医附二院免费接收当地医务人员进修学习,畅通疑难危重患者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三)为发展造血,把产业兴起来,打造常驻“经济工作队”,解决乡村振兴“产业内生力”问题

  一是精准研判发展项目。重医附二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全市发展战略布局的框架下精准定位发展项目,科学统筹自然生态和产业发展,立足大进镇高山生态农业发展定位,依托山地丘陵地貌和茶叶资源优势,探索出以茶叶产业为主,“清脆晚熟李+红心柚”为辅的乡村振兴产业方案。二是盘活利用各方资源。通过实施“三变”改革,驻村第一书记全面激活各类要素资源,全力破解产业振兴“人钱地”要素制约瓶颈。加快土地流转,盘活土地资源,有效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集中连片发展种植茶叶和青脆李,使土地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合作集体经营,盘活人力资源,引导村民以各种生产要素投资入股经营主体,享有股份权利,把人力资源转化为固定股权,让村民成为产业链、资金链、供应链的持续参与者和受益人。拓宽增收渠道,盘活资产资源,以村内基础设施、旅游资源以及闲置村校等入股企业,发展乡村旅游,建立“公司+村集体+农户”的经营模式,村集体及农户获得分红收益。三是优化产业发展机制。持续探索“三好”茶叶发展模式,逐步形成“新老结合、一园多片”的产业格局。采取“集体经济+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设立茶叶合作社,将土地经营权、闲散劳动力和村集体资产入股,实现组团规模经营。推行“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组织形式,引导农户将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转化为增收致富的资源,建立起联农带农、惠农利农、共同受益的利益联结机制。坚持绿色、生态、有机茶叶生产,精选福鼎大白茶、福选9号等优质品种进行培育,实施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灭蚊灯等绿色防虫技术等高效、无污染的生产方式,茶叶品质经检测已初步达到出口欧盟标准。

  (四)为乡风会诊,把风貌美起来,打造常驻“文明工作队”,解决乡村振兴“发展内生力”问题

  一是改造基础设施。重医附二院划拨专项帮扶资金,实施村级道路硬化、新建人行便道、升级农村电网等工程,持续推进公路、乡道“畅、安、舒、美”的交通环境建设,保障村民出行安全方便。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积极开展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村民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卫生健康得到有效保障。在保留乡情风景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农村院落“亮化、绿化、美化”,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二是提升文明素养。不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把文明乡风“种”入村民心田。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把评选“十佳文明户”“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形式,引导、激励群众争创先进,以此带动广大村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荣辱观。建立村民“充电”渠道,以村民需求为向导建立乡村图书室,针对村民感兴趣的内容置办藏书1021册,以阅读滋养文明之风。三是增强自治能力。持续健全以村民为主体的自治管理体系,增强村民自治管理能力。通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制定奖勤罚懒措施,推行积分管理制度,引导村民自觉遵守规范、主动参与村级公共事务,不断提升村民集体意识、法治精神和民主氛围,以此逐渐形成共建、共管、共治、共享良好氛围,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四、成效

  (一)强化基层党建,筑牢乡村振兴之“魂”

  一是提升为民服务意识,转作风办实事。强化宗旨意识,村里党员为民服务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明显增强,坚持在为民排忧解难中自觉践行初心使命,从群众身边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切实解决村民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2021年以来,发动党员走访群众1162户,完成雨灾后紧急排险、孤寡老幼疫苗接种以及调解邻里矛盾、困难慰问等群众身边的实事好事142件,大大增强了村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提升富民兴村能力,强化产业强村。紫金村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在党员干部的带头下,通过合作社形式整改老茶园70亩,新建茶园1000亩,种植红心柚400亩,带动周边农户就业致富。实现村年创收增加200万元,投入160万元进行村水电站技改,实现集体经济增收12万元/年;通过支部共建活动帮扶民生事业及产业发展,捐资捐物全年合计50余万元。2021年,紫金村获得“开州区优秀基层党组织”“开州区信用村”“大进镇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重庆市文明村镇”等奖励与荣誉,5名党员干部获评镇级优秀村干部,19名获评镇级优秀党员。

  (二)茶产业提质升级,赋乡村振兴之“能”

  一是发展集体经济,促进村民持续增收。红旗村集体经济组织于2021年度集体分红10.5万元,2022年度集体分红超过15万元。红旗村基础设施建设、茶叶基地和李子基地管护等项目实施,为红旗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劳务服务、产业管理服务等提供了机遇,年均有200余人在合作社参与务工,为当地老百姓劳务创收约60万元,务工人员增收超过5000元/人。二是驱动村级经济发展,提升群众满意度。红旗村村级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有效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助力村内实施外墙修缮、外观美化以及休闲景点、院落打造、步道扩建等惠及村民的项目,极大改善了人居环境状况。红旗村已成为环境优美、乡风民俗良好的自然村落,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目前正在申报3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美丽乡村,极大提升老百姓对基层政府的认可度,提升当地群众满意率。驻村第一书记唐廷金在2021年度重庆市市委组织部帮扶集团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等次,2022年被共青团重庆市委评为“重庆市向善向上好青年”。

  (三)培育乡风文明,夯实乡村振兴之“根”

  一是人居环境持续优化,群众生活品质得到提升。持续推进公路、乡道“畅、安、舒、美”的交通环境建设,大力开展“点亮年华”工程,在村乡道安装太阳能路灯60盏,保障村民夜晚安全出行;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网络,新建硬化公路3.2公里、硬化老路4.5公里,在重要路口安装交通安全指示牌。逐步开展村落垃圾集中处理及场镇垃圾分类管理,党员干部带头,组织低保户、脱贫户义务清扫村道、疏通沟渠6次。开展美丽庭院工程,改造厕所69户,建设庭院花园、花台30户,全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村容面貌焕然一新,卫生健康得到有效保障。二是绿色产业迅猛发展,拓宽致富道路。村“两委”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因地制宜发展高山茶种植,使其成为撬动村民致富的“杠杆”。2021年实现集体经济组织分红15万元,56户脱贫户另外增加专项分红,目前村集体依托茶叶产业成功取得重庆市“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6款茶叶正在申报国家“绿色食品”标志。

  (四)利用行业优势,助推乡村振兴之“康”

  一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开展健康帮扶。重医附二院党委班子多次赴大进镇实地调研指导,积极推进医院党支部与村基层组织开展研学式共建活动。通过结对共建,双方搭建了资源共享、党建共建、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2021年5月以来,组织临床专家120余人赴开州区人民医院、大进镇、满月镇开展巡回医疗及义诊活动15次,接诊患者1800余人次,免费发放药品5000余元,减免挂号、检查费用32000余元;上门走访原建卡贫困户30户,为他们赠送价值6000余元的多功能康复垫、家庭常备药品、生活物资等;为当地村民开展疫情防控、急救技能及慢病管理科普讲座3次,提高村民规范管理慢病意识与自我急救防护能力,同时为当地老百姓提供就医绿色通道。二是多角度帮扶指导,提升当地医疗服务能力。2021年以来,为开州区人民医院、满月镇卫生院、大进镇卫生院提供指导帮扶和学术讲座5次,帮助提升基层医务人员诊疗水平。先后与开州区2所镇卫生院签订技术指导医院和双向转诊协议,捐赠了除颤监护仪、多参数监护仪、负压引流专用吸引机、电子血压计、血糖仪、医用防护服等价值22万元的医疗设备及物资。重医附二院通过专家下沉、信息互通、远程诊疗等多项方式,推动当地等级医院及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提升了当地医疗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医疗卫生需求。

  五、经验

  乡村振兴,离不开党组织的强力保障,离不开干部、党员、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离不开驻村干部的实干苦干。重医附二院坚持党建引领,通过结对共建,不断提高乡村振兴工作队的素质和能力。一是充分发挥党建“红色引擎”作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发展正能量,激发村民踊跃参与乡村振兴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坚持“内培外引”齐头并进,着力搭建一支适应新时代乡村振兴要求的基层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三是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带领村民在做大做强集体经济、做精做优茶叶产业上持续下功夫,使村民致富、集体经济发展拥有可持续的项目和载体。四是加强文明民风乡风培育、村民文明素养提升,有力促进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振兴,使文明成为乡村振兴的永久动力。五是党建与业务融合,利用自身行业优势,通过专家下沉、人才培养等方式提升当地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水平,打造健康乡村,建设健康中国。

(责任编辑:俞曼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