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推选材料

2020-10-10 来源:规划司收藏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自治区重点大学,是具有鲜明教师教育和民族教育特色的综合性师范大学。经过六十八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培养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师资和蒙汉兼通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自治区中学教师培养中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基础教育与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被社会誉为“民族教育的摇篮”。

  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扶贫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坚持“缺什么就补什么,能干什么就干什么,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的原则,发挥自身优势,持续精准发力,采取一系列实招硬招新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不断取得成效,在脱贫攻坚这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中彰显了民族地区高校的责任和担当。

  一、实施情况

  (一)抓根本,展本色,助力教育扶贫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补齐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短板,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夯实脱贫攻坚根基之所在。为从根本、从长远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变被动为主动,变“输血”为“造血”,学校充分发挥自治区教师教育主阵地和工作母机作用,全力以赴推进教育扶贫。

  ——“国培计划”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提升教师素质是教育扶贫的关键一招。近年来,作为自治区“国培计划”的主要参与者、推动者、服务者,学校为落实脱贫攻坚任务,着力将“国培计划”各类培训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在43个旗县培训项目中,深度贫困旗县14个,国贫旗县10个,区贫旗县10个,非贫困旗县9个,贫困县项目占比79%。面向区内外遴选了300余位有丰富教学管理经验或教学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对自治区培训专家库进行了补充更新,确保为10万余人次的参训学员提供最优质的师资。采取集中培训、同步在线、异步在线、名校访谈、跟岗实践、返岗实践、总结提升、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成果展示、网络研修、送教培训、影子培训等方式,有效帮助乡村中小学教师开阔视野、掌握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能;帮助乡村学校校长拓宽管理思路、更新教育观念、规范办学行为,对症解决在学校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全面提升办学治校能力。“国培计划”的有效实施,为推动自治区基础教育改革和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服务地方重点向贫困地区用力。学校依托学科专业和人才第一资源优势,注重加强与贫困地区合作,不断提升服务地方能力。近年来,学校与兴安盟行政公署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引进、师资提升、教师培训、专业扶持、科研合作、本科创建等方面,助力该地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双方合作建立的内蒙古师范大学兴安学院,填补了兴安盟全日制本科教育的空白,极大提升了兴安盟教育层次和内涵发展。学校与锡林郭勒盟签订加强教师培训合作协议,针对当地的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提供优质师资;签订优秀退休教师对口支援乡村教育协议,通过选派一定数量的城镇退休骨干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建立对口支援关系,指导和带动受援地乡村学校教师业务素质。学校与乌海市鉴定人才培养合作协议,重点为当地科技、教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学校与通辽市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把增强科学技术创新能力、深化产学研合作以及人才培养等作为重点,全面支持通辽市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与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人民政府签订教师志愿服务合作框架协议,在科尔沁右翼前旗成立“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师志愿服务实践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志愿服务活动。学校与锡林郭勒盟东乌旗建立民族教育研究基地,重点对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二)找路子,送技术,助力产业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学校充分发挥本校科学史研究院科研和人才优势,以学术支持为主导、产学研基地为依托,努力为贫困地区找路子、送技术,有力地推动了贫困地区产业兴旺和可持续发展。

  ——培育卧式锤榨法工艺产业化。科学史研究院在对克什克腾旗卧式锤榨法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帮助当地合作社申报成功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产品拿到有机认证。与克什克腾旗政府共建产学研基地,扶植以捶打麻油为龙头的有机农产品,并与政府合作兴建农耕文化博物馆,举办克什克腾旗首届农耕文化节,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联系,促进当地全域旅游发展。卧式锤榨法传承人王浩等人注册成立克什克腾旗呼德艾勒农牧民合作社,当年产值已达34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4个村民组462户农牧民增收致富,已经成为当地精准脱贫的知名企业。

  ——培育蒙古族传统牛角弓产业化。科学史研究院在对蒙古族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帮助传承人以“蒙古族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诺敏入选国家级传承人。与土左旗政府共建蒙古族牛角弓产学研基地。传承人诺敏注册成立内蒙古狄和民族用品有限公司,当年产值达50万元。目前,蒙古族传统牛角弓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极大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培育蒙古族朱萨浪游牧文化系统产业化。科学史研究院与乌审旗政府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对乌审旗蒙古族朱萨浪游牧文化系统及产业化开展研究。研究院结合乌审草原朱萨浪游牧文化系统,帮扶察罕苏力德景区开发以察罕苏力德为统一品牌的绿色畜产品,并举办庖丁节,开发全牛宴、草本酸奶,当年产值120万元,帮扶周边多户牧民增收。随着察罕苏力德景区的深入开发与不断开放,帮扶受益牧民将持续增加,最终帮助景区周边牧民脱贫致富。

  ——培育鄂伦春民族工艺品产业化。科学史研究院组织申报鄂伦春兽皮制作技艺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满古梅入选自治区级传承人,并帮扶满古梅成立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乌日罕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集中销售鄂伦春民族手工艺品,年产值15万元,帮扶多户鄂伦春猎户致富。

  (三)扬优势,搭平台,助力智力扶贫

  学校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围绕国家和自治区脱贫攻坚战略需要,主动承担大学责任,通过搭建高端智库平台、参与第三方评估等,助力智力扶贫。

  ——打造扶贫脱贫工作高端智库。与自治区扶贫办公室合作建立了内蒙古师范大学扶贫与发展研究院,以“高校+政府的形式填补了自治区专门且专业研究和指导扶贫工作机构的空白,聚焦脱贫攻坚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加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难点和前瞻性问题研究和成果转化。牵头成立了“中蒙俄智库联盟”,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教育行动,与中科院、中国社科院、中央民大等合作建设“生态文明研究院”“中国兴边富民战略研究院内蒙古分院”,与中国社科院合作成立了“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院”,为国家特别是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与中科院赵进才院士合作建立的“内蒙古水环境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研发出了专门针对牧民饮用水的水净化设备,推动了长期以来牧民饮水安全问题的解决;研发的玉米膜下滴灌综合节水技术在赤峰市等地推广,当年新增总产值达13亿元,推动了自治区农牧业灌溉发展瓶颈问题的解决。

  ——承担好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工作任务。作为自治区唯一一家承担贫困旗县退出评估第三方评估以及成效考核的单位,根据国家扶贫办部署和要求,承担了新疆、宁夏、青海、内蒙古等四省区的第三方评估工作。在评估过程中,工作组克服民族地区语言沟通障碍等实际困难,对随机抽取的乡镇、村组、农户,履职尽责地把好调研每一关、坐实每一户,切实查实问题、总结经验、以评促改,高质量完成评估任务,切实保证了脱贫攻坚的精准度、时效性和可持续性。

  (四)勇担当,亮实招,助力乡村振兴

  为打好脱贫攻坚战、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内蒙古师范大学自2014年6月起,承担了建档立卡贫困村锡勒乡红旗庙嘎查村的扶贫任务,举良策、亮实招,从紧从严从实做好定点扶贫各项工作,使该村提前完成了脱贫摘帽任务。

  ——因地制宜定良策。为做好定点扶贫工作,学校专门派驻了扶贫工作队。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本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确立了“一个目标、两项任务、三个结合、四个推进”的扶贫工作思路:一个目标,就是经过三年努力奋斗,实现村民脱贫致富的工作目标;两项任务,就是抓锡勒乡红旗庙嘎查的定点帮扶和察右后旗的教育扶贫工作;三个结合,就是在扶贫工作中把扶贫资金与提高“造血功能”、智力扶贫与产业开发、大学优势与当地需求相结合,调动各方面力量抓好扶贫工作的关键性问题;四个推进,就是通过教育扶贫和定点帮扶,着力推进察右后旗中小学和幼儿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着力推进乡村现代网络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着力推进农村现代经济“造血功能”的培育和增强,着力推进农村产业化发展和乡村旅游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实实在在促脱贫。学校了解到红旗庙嘎查有部分牧民饲养奶牛,但距离奶站较远,牛奶不能及时出售给牧民而造成损失的困境,并充分调研论证后,决定扶持嘎查贫困户利用牧民制作奶制品剩余的发酵乳清发展酸奶猪养殖产业。学校先后投入27万元,购买仔猪171口,分配给每个贫困户2口,每个非贫困户1口,并包销猪肉,每口猪为牧民增收3000余元。结合红旗庙嘎查距离辉腾锡勒草原核心景区20公里,同时又是大青山抗日游击队绥东工作团驻地的地缘优势,学校出资10万元建设了15顶蒙古包发展嘎查旅游产业,动员全校师生捐款65万元及学校配套拨款18万元用于抗日根据地绥东工作团史料馆和村委会建设,推动红色旅游产业。学校出资10万元将20M的宽带光纤入户,让家家看上了网络电视、通上了互联网,同时为贫困户捐赠23台电脑及音响,极大地丰富了农牧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红旗庙嘎查成为乌兰察布市首个互联网全覆盖的嘎查村。学校投入13万元修建了嘎查东草滩水利设施,有效灌溉面积800亩,惠及农牧民61户,每亩可收干草1000斤,解决了牧民冬季牲畜饲料问题。学校投入5万元为嘎查安装了32套太阳能路灯,推进了嘎查村美丽乡村建设。根据当地牧民群众传统经济模式,学校正大力协调扶贫专项资金200万元扶持嘎查发展村集体经济肉牛养殖业。

  截至目前,我校已基本完成脱贫攻坚相关工作任务,直接投入资金150余万元,协调扶贫专项资金200万元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2018年6月,我校1名扶贫驻村干部被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旗委评为优秀驻村干部、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底,在国家有关部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对察右后旗脱贫摘帽评估时,红旗庙嘎查常住户脱贫摘帽满意度达到99%。2019年3月,我校一名驻村干部受邀在内蒙古电视台《在希望的田野上》栏目中做脱贫摘帽工作经验交流。

  二、主要特点

  一是着眼大局。学校能够主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工作大局,做到了把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中央决策部署贯彻到脱贫攻坚实际行动中。

  二是产学结合。学校充分发挥了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紧扣产业需求和发展需要,发挥了高校在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战略支撑作用。

  三是精准务实。学校在充分调研、科学研判的基础上,真正把政策、举措、资金、人才的好钢用在了脱贫攻坚的刀刃上。

  三、主要经验

  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学校党委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军令如山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二是要牢牢把握好精准。脱贫攻坚,精准是要义。在扶贫过程中,学校坚实“六个精准”,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弹炸跳蚤”,真正将扶贫扶到了点上扶到了根上。

  三是要激发内生动力。脱贫攻坚,群众动力是基础。在扶贫过程中,学校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正确处理帮扶和群众自身努力的关系,培育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意识,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穷的土壤,用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实现了可持续脱贫、长久脱贫。

  四、下一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实施的考虑

  一是聚焦国家和自治区脱贫攻坚工作大局,坚决打赢脱贫工作长久战。2020年中国将消除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还将长期存在,学校将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部署要求,继续全力以赴做好减少相对贫困的工作,同时积极防止脱贫人口、脱贫摘帽地区返贫。

  二是聚焦聚力主责主业,扎实推进脱贫工作。脱贫攻坚关键在人。学校将认真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教师教育,做到以“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为全面彻底永久打赢脱贫攻坚提供根本保证。

  三是聚焦脱贫攻坚理论和实践研究,建立脱贫攻坚长效机制。学校将依托内蒙古师范大学扶贫与发展研究院等智库机构,加强脱贫工作理论和实践研究,探索建立扶贫脱贫工作长效机制,真正实现扶贫脱贫“一个民族不能少,一个人不能掉队”。

(责任编辑:俞曼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