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智力支撑,打造“一村一品”光吉香米产业

2021-10-11 来源:规划司收藏

海南大学

  一、背景情况

  光吉村位于海南省临高县南宝镇,是一个革命老区村,也是一个“十三五”深度贫困村,是海南大学定点帮扶的村庄之一。全村共有234户,987人,其中贫困户51户,212人,贫困户率高达22%。经过海南大学3年的精准帮扶,尤其是通过带领贫困户成功建立了光吉香米特色产业,让光吉村在2019年实现了整村脱贫,人均纯收入由2018年的5278元增长到2020年的14600元,村集体收入约8万元,取得了“三年翻番”的好成绩。现在村里贫困户的钱袋子变鼓了、动力变足了、思想也变富了。

  二、主要做法

  (一)主要做法

  为了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海南大学成立了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武耀廷和校长骆清铬担任组长,副校长王崇敏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乡村振兴办公室,挂靠校长办公室,把定点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学校议事日程。于旭东任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统筹协调全校资源开展乡村振兴工作,驻村第一书记虞衍聪(第二任)负责对接在光吉村开展的乡村振兴工作。

  海南大学派驻光吉村第一书记曲军远(第一任)和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院长罗杰教授、水稻专家罗越华教授、聂立孝教授,经过进行充分地市场供需调研后,决定利用光吉村独特的富硒土地和热带气候条件,采用“政府+高校+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通过引进政府扶贫资金、依托海南大学的技术支撑、发挥党支部地引领作用、利用合作社平台、吸纳贫困户就业等方式发展光吉香米产业。

  (二)工作过程

  2018年9月,海南大学开始帮扶临高光吉村。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将选育的科技健康稻品种引入光吉村,推广示范种植,以科技扶贫。

  2019年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院长国家杰青罗杰教授、罗越华教授研究团队在我村种植80亩特色健康水稻试验获得初步成功,加工出来的稻米外观透明有光泽,整精米率高,且带有特殊香味,做出来的米饭粒具有软、滑、黏、弹,且微带甜味等特点。在学校乡村振兴办公室的组织和指导下,2019年成立了光吉香米生产合作社,采取“高校+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开展农业生产。村第一书记带领村民独立完成了水利灌溉工程设施修筑、种植农田选定和种子精选等工作。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历时3个月,终于在2019年上半年完成了全村200亩水稻良田的准备工作,并教会了村民香稻种植及管理技术。

  2020年,光吉香米项目在2019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香稻种植面积达到了320亩,并申请注册了“光吉村”香米商标,为农户增收20余万元。2021年种植香稻330亩,且今年香稻长势良好,丰收在望,产量预计达到30多万斤,产值达到70多万元。在第一书记组织下,海南大学在香米合作社培养4位村民作为技术骨干,其中3位是贫困户,由海大的教授在田间地头对他们进行培训指导,培养出一支“带不走的技术队伍”。罗越华教授多次带领团队到光吉村面对面传授水稻栽培和管理技术,海南大学研究生团队长期吃住在村,手把手开展操作技能实训。使村民们很快掌握了香米培育生产的各项技能,成为了合格的专职生产和管理人员。

  (三)主要创新点

  为了确保香米产业稳定快速发展,在海南大学作物学院罗越华教授和聂立孝教授的科研团队在村里创建产学研基地,团队成员在光吉村建立了作物培育实践基地,驻村科研人员不定期开展以“光吉香米实用种植技术”为主题的培训,在水稻种植现场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手把手地向村民们传授香稻种植技术,并深入浅出地向村民讲解各个香稻品种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的解决方案。采用先进的互联网农业设备,利用互联网+小型气象站的结合,实现水稻生产集约化和规模化管理,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为了加强科技扶贫互动,鼓励在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报考海南大学研究生,进一步提升基层管理人员的科研素质,实现科技助农、振兴乡村的战略目标。

  光吉村香米生产合作社的16名骨干成员在海南大学产学研基地开展了为期5天的技能培训,学习和实操培训水稻栽培靠等技术。为光吉村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业工作者,为香米产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第一书记还在田里建立了光吉村党员活动实践基地,在每月的主题党日活动中,无论多忙,60岁以下党员都要到地里义务劳动。每当需要紧急用工时,党支部马上组织党员到水稻种植地突击加班,在村里的党员都会随叫随到。第一书记、村书记和其他党员经常义务参加水稻的生产管理工作,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为了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升级光吉香米产业,2021年6月,在海南大学的牵线下,光吉村和福元粮公司签订协议,实现了订单生产。在驻村书记的努力下,合作社与中国搜了宝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初步协议,由搜了宝公司负责光吉香米的线上销售渠道,拓宽市场。同时,为了扩大科技扶贫力度,合作社还新增了凤梨产业,在海南大学的智力支持下与农业科技公司合作,开展订单生产。

  三、经验总结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

  自确定海南大学帮扶光吉村,学校就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在乡村振兴办公室的组织协调下开展乡村振兴工作。

  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组织专家,为香米产业的种子培育、生产指导、环节监控等进行技术保障。植保学院和园林园艺学院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提高生产水平。各学院及校工会、师生事务保障中心开展消费扶贫,效果显著。

  (二)建立产学研科学研究基地

  海南大学在光吉村建立产学研科学研究基地,在光吉村开展作物学、栽培学的科学研究。罗越华教授和聂立孝教授及6名作物栽培学的博士生和硕士生长期在这里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成功探索人才培养和产业振兴共举的模式。同时,基地在村里租用了30多亩土地开展水稻栽培育种研究,长期雇佣了10多位村民务工,在家门口解决了贫困户的稳定就业和脱贫问题。

  (三)产业振兴促党建

  海南大学基层党组织和光吉村党支部以及全村240户农户构建了“三级联动”帮扶体系,形成了“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扶持和促进了香米产业的发展。在项目的带动下,光吉村党支部成立了党小组,切实发挥党员帮带引领作用,广泛组织党员与贫困群众结成帮扶对子,构建党群致富共同体,每个党员联系多位脱贫户,带领大家致富。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目前已完成优质香米种植337亩,并积极探索“稻虾共生”种养模式,实现生产多元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争取引进香米加工设备,并建设香米储存场所;

  (三)以香米种植基地为基础,充分发挥光吉村旅游资源,打造农事体验+休闲旅游产业,促进农旅结合,进一步优化村级产业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四)计划联合政府、高校和龙头企业建设海南好米研究院。

(责任编辑:俞曼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