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牵住牛鼻子,走上致富路

2021-10-11 来源:规划司收藏

广西大学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广西的肉牛养殖在全区尤其是大石山区贫困地区方兴未艾。尤其是河池市都安县,把石漠化治理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开创的“贷牛还牛”产业新模式,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新路子。但随着肉牛产业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管理粗放、牛粮短缺、养殖技术落后、技术服务跟产业发展不匹配等问题逐渐显现,制约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和收益的稳定性。

  为破解产业的发展难题,2019年以来,以广西大学为依托单位的广西肉牛肉羊产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岗位团队,组织学校牛羊产业服务团的科技特派员和农技推广专家,积极开展精准帮扶,科学做好产业规划,全面推广转化专利技术,持续开展跟踪服务,以都安县安居村为示范点,建设肉牛现代生态养殖场---安居村肉牛养殖扶贫车间,打造升级版“贷牛还牛”产业模式---“贷牛代养”,研究探索广西大石山区肉牛养殖盈利运营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实施进展

  2019年,都安县安居村通过引入企业资金、争取扶贫产业资金、村民自筹资金等渠道,多方面筹措肉牛产业发展资金9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420万元,流动资金480万元),与广西中拓科牛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肉牛现代生态养殖场---安居村肉牛养殖扶贫车间,带动贫困户脱贫和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

  养殖扶贫车间占地面积33亩,由广西大学专家团队全程指导选址和规划建设,设计养殖规模400头。2019年初一期建成投产,2020年中二期建成投产。2019年至2020年共分3批次购进肉牛320头(其中母牛40头)。截止2020年底,养殖扶贫车间新生牛犊36头,出栏肉牛98头。目前存栏258头。

  三、主要特点

  项目实施以来,广西大学专家团队深入分析大石山区肉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将技术与管理紧密结合,双轮驱动,引领示范,辐射带动,秉承“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农民自己干”的发展思路,专家团队探索了一条“以养殖扶贫车间为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农户就近就业,自我创业,脱贫致富奔小康,最终实现农户自我发展”的造血式脱贫致富路。

  一是转变养殖观念。致力于推广西门塔尔、安格斯、利木赞等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商品效益好的优良肉牛品种,转变农户传统的养殖观念和习惯;推广“微生物+生态牛舍”肉牛现代生态养殖模式,引导农户由传统粗放养殖向现代科学生态养殖方向发展,实现养殖污染零排放,破解大石山区传统规模肉牛养殖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节省环保及人工成本。 

  二是创新养殖模式。通过“贷牛代养”模式,建立利益共同体,引导产业由单家独户小散养殖向“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技术”集中管理规模养殖模式发展,解决小散养户由于设施设备简陋,饲料加工调制困难及先进养殖技术应用差等问题。

  三是改变养殖分工。推行“母牛住农家、肉牛在车间”的生产方式,扶贫车间以饲养种牛、肉牛、防疫和技术指导为主,辐射带动具备条件的农户养殖母牛为主。

  四是明确养殖目标。制定母牛繁殖率、成活率、肉牛日增重指标,实行牛粮配套,控制饲料成本,执行盈利目标管理,使能繁母牛年产犊率达90%,良种肉牛实现日增重3斤以上的养殖目标。

  五是降低养殖成本。科学搭配日粮,严格控制饲养成本,通过订单式牧草种植、充分开发利用当地秸秆饲草及研发推广应用全混合日粮颗粒饲料,实现饲草料本地化优质化,破解优质饲料供应不足的问题,保证了肉牛快速生长的同时,控制了生产成本。

  六是抓好疫病防控。通过实施安全引种、开展疫病监测、科学制定免疫程序、开展免疫接种优化等一系列技术方案,严格防疫制度,保证肉牛的健康生长和无重大疫病发生,降低养殖损失,提高养殖效益,保障肉牛产业盈利运营。

  四、主要成效

  都安县安居村肉牛养殖扶贫车间的组织运营,政府、企业、集体、农民等各方责任分明、分工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发挥了车间“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农民自己干”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经济效益

  养殖扶贫车间通过“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技术”运营模式,实施“保底收益+按股分红”订单农业利益联结机制,企业、集体、合作社、农户多方参与分工合作,建立利益共同体,共同获利,产业实现了很好的盈利。

  1.企业收益

  一是提升育肥牛产值。按照年出栏300头肉牛计算,年利润195万元,企业两年实现投资回本;二是母牛产犊收益。一头6月龄牛犊(400斤),纯利润即可达0.7万元;三是有机肥收入。每百头架子牛年产有机原料300吨,作为垫料-牛粪尿固体发酵肥出售、年均收入9万元,加工成有机肥出售、年均收入可达24万元;四是人工、防疫保健、环保节支。日常生产人工2人,是传统模式的一半;生态养殖模式不但能够让每头牛年防疫保健费降低50元,还可以大大降低用水用电、粪污处理成本。全场投产后一年节支总额达10万元以上。

  2.集体(合作社)收益

  村集体通过出租养殖车间取得租金收益,入股合作社养牛得到保底收益和利润分成,养殖场(扶贫车间)每年大约可为集体经济创收20多万元,主要是固定收益(建设厂房投资额的7.5%+投入流动资金额*5%)+浮动收益(投入资金产生纯利润*10%)。

  3.农民收益

  农民通过土地流转租金、入股贫工、车间务工、订单种草、认领养牛等方式获得收益。目前,120多户村民出租土地,户均年土地租金收益1000元以上;400亩土地,每年获得土地租金总收益12万元左右。通过在养殖扶贫车间务工,年收入约7500元/人。另外,农户利用自家土地订单种植高产优质牧草出售给公司增加收入,收益是传统种植籽实玉米的3-4倍;认领怀孕母牛饲养出售牛犊收入,每头断奶牛犊可获利9000元左右。

  (二)社会效益

  转化应用项目团队专利成果“一种避雨透光生态牛舍”,推广“微生态垫料+生态牛舍”南方肉牛现代生态养殖模式,实现了污水零排放,大大减少了养殖环境污染,提高了肉牛福利,牛群健康度提升,用药减少,产品生态健康安全,保障了肉食品的质量安全。肉牛生态养殖实现了人畜分开,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和养殖环境。通过集成应用现代科学养殖技术,肉牛养殖扶贫车间发挥了车间“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农民自己干”的示范带动作用,转变了农民的传统养殖观念,带动农民发展肉牛生态养殖,增加了养牛收益。扶贫车间带动了贫困户就近就业、自我创业,通过土地流转租金、牧草种植、牛场务工、收益分红等多种方式进行带动农户脱贫。土地流转带动约104户贫困户,占全村贫困户总数的50.2%;劳务带动约30户,占全村贫困户总数的14.5%;分红收益带动16户,占全村贫困户总数的7.7%,通过三种方式安居村肉牛养殖扶贫车间总体带贫率超过60%。

  (三)生态效益

  养殖扶贫车间实行肉牛圈养,生产有机肥还田种植牧草、水果,减少了放牧对石漠化地区植被的破坏,同时秸秆饲料化利用,避免了焚烧对大气的污染,真正实现了石漠化山区养殖产业、石漠化治理和生态保护和谐发展。养殖扶贫车间的生态养殖,零排放、无污染,高效环保,生产牛粪有机肥用于种植,养殖粪污实现了资源化利用,实现了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生态效益显著,示范效应良好。

  五、主要经验

  (一)政府扶持引导好

  政府部门科学做好产业规划,合理布局产业,石漠化山区要根据资源禀赋实际,肉牛实行“规模化分散饲养”,走适度规模养殖发展道路。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为产业提供有力的金融和保险保障,解决养殖企业融资难等问题。积极引进龙头企业,为企业把产业做大做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供政策环境,做好协调推动工作。

  (二)企业示范带动好

  龙头企业发挥资源、资金、市场、品牌、技术服务等资源优势,按照“七个统一”做好产业配套和服务工作,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提升技术服务能力,提高产业组织化,引领带动产业发展。

  (三)科技支撑保障好

  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专业技术团队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撑作用,推广新技术,转化新成果。集成推广应用适合石漠化山区的科学养殖技术,不断优化良种、饲料、饲养、防病等方案,不断攻关解决养殖关键技术问题,培训基层专技人员,提升产业技术服务水平和能力。广西大学专家团队先后为都安县肉牛产业发展呈递调研报告3份,组织专家100多人次实地指导,通过理论培训+栏舍课堂+田间课堂培训农民313人次,开展产业技术培训累计超1000人次。

  (四)利益共享机制好

  通过“政府+公司+集体(合作社)+技术+农户”的运营模式,形成企业负责购买优良种牛、配套饲料、技术指导、经营管理、肉牛销售一体化,辐射带动农户养殖的分工合作新体系,通过订单改良方式,走“农民养母牛、企业育肉牛”肉牛发展路子,通过订单牧草种植方式,引导农户种植优质牧草等,形成分工合作明确,资源合理利用。建立公司、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托底村集体、入股农户的经济收益,企业通过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获得溢价收益,构建“保底收益+按股分红+获利共享”的产业利益共享命运共同体纽带,建立健全各方利润分享机制,保障肉牛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六、下一步推广计划

  (一)继续强化科技帮扶

  广西大学将持续派出专家团队深入重点帮扶地区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建立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帮扶模式,提升脱贫群众的致富信心,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产业保障。

  (二)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

  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为广西培养青年农场主、优秀农业企业(合作社)负责人及管理人员、种养大户、地方科技人才等高素质农民,为产业的发展和推广提供人才保障。

  (三)不断抓好示范带动

  按照“建基地、挂牌匾、签协议、拿项目”的策略,以建设基地示范点为抓手,加快产业技术推广,引领地方牛羊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俞曼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