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南京医科大学:“医教西行”铺健康路 心系边疆洒惠民情

2022-11-16 来源:规划司收藏

  南京医科大学传承和弘扬医学博爱精神,以“医教西行”协作共建项目,扎实贯彻党中央关于开展东西部协作的重大战略部署,面向新疆、青海等地区,开具“一对一”惠民利民“药方”,创新社会服务与对口帮扶模式,将医学优势转化为助力西部卫生健康与医学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精准解决西部地区百姓医疗、教育领域急难愁盼难题,在疆、藏、蒙、陕、青等地实施五大计划、十项行动,尽显南京医科大学社会担当。

  一、基本情况

  本项目面向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陕西等地医学院校、医疗机构、卫生行业组织开展,重点围绕医学课程、临床教学、人才支援、科研合作、师资培训、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援助与共建,探索“医科高校+附属医院”组团式援助新模式,组织实施五大计划、十项行动。一是公益医疗西行,开展先天性心脏病防治、妇女病、癌症筛查公益性义诊、专家讲座、远程会诊、手术等。二是医学教育西行,PBL教学、慕课资源向西部共建单位开放。三是健康科普西行,开展大学生“访惠聚”健康宣教,组织实施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和专题科普宣教系列主题活动。四是科研合作西行,在耐药结核病防治、地方病及常用药诊治研究等方面开展相关科研合作。五是人才培养西行,开展研究生导师、医务人员基本操作规范及临床带教能力、基层卫生人员等分类培训。通过打通优质资源的地域堵点,架起优质课程、师资、学科、科研项目、平台等直通西部和民心的桥梁;精准对接西部卫生健康和教育医疗发展亟需,缩小区域医教发展差距,提升西部区域医教水平和卫生健康获得感,深度拓展学校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工作纵深,创新推动学校与西部协作单位高质量共赢发展。

  二、实施进展

  (一)公益医疗西行,下沉一线共建共享大健康。学校通盘考量、整合学校及附属医院资源,精准对接西部百姓需求,推出疾病筛查、健康宣教等“公益医疗西行”系列行动。持续组织和参与“心佑工程”“心明眼亮”等特色品牌医疗项目。聚焦高原发病率高、对家庭影响大的疾病,从2019年12月起,先后10次组织第二附属医院、附属儿童医院专家组在青海海南州开展儿童先心病筛查、术后回访、手术指导活动。2022年,“心佑工程”项目完成了海南州12970名学生先心病筛查工作,累计安排95名海南州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赴南京实施免费手术且全部康复。第一附属医院医疗援疆项目“心明眼亮”工程实施一年来,已经为160名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眼疾患者成功开展手术。第四临床医学院组织7家附属医院15个学科的专家、研究生36人走进青海省西宁市、海北藏族自治州等地,为高原地区近400名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开展义诊;学校还举办妇女两癌筛查公益性义诊和专家讲座,持续推进面向西部地区的疾病早筛早查早防早治。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打造“千村万户健康行”等大型公益医疗项目,聚合校院力量开展“光明未来”“心佑少年”“微笑天使”“沐心暖阳”“同心共济”“爱心健桥”“红心助苗”“初心向党”“仁医携手”“红医先锋”等十大行动计划。截至2021年11月底,行动覆盖青海、甘肃、四川、陕西、西藏等地,服务当地群众70000余人,筛查10698名、免费救治200余名、确诊395例先心病儿童;29家附属医院一对一结对精准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并开展了医疗义诊、健康宣传、健康促进、疫情防控、送医送药下乡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二)医学教育西行,激活中西部人才培养新动能。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医学教育西行新途径,共享优质资源,助力实现东西部同质化教学,为西部医学教育注入新活力。在全国首推“慕课西行”,协作培养优秀的新时代医学生。学校遴选优质、成熟的11门线上课程、虚拟仿真项目等电子资源向西部协作共建单位开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社会反响。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与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的师生采用线上云端方式齐聚《卫生毒理学》空中课堂;第一附属医院妇幼分院与附属克州人民医院共建“苏克妇幼云课堂”,首堂课程《儿童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由儿科专家主讲,两院同时在线听课;联合宁夏医科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率先开展“东西部高校云端联动,三校多地同上实验课”主题综合实验课程;拓展研究生 SPOC 联盟与课程的参加和使用人数,开通部分博士生课程“直播同步授课”。同步开展“导师培训西行”和“基层卫生人员培训西行”。与共建高校开展研究生师资培训,组织实施教学管理人员、研究生管理人员培训、进修帮扶,同时借助江苏省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平台,提供基层卫生人员实训线上与线下培训。助力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培训PBL导师63人;儿科博士团专家定点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选取本专业临床常见病就诊治新体会、新技术、研究热点开展学术讲座,以儿科学院教育资源为依托、各附属医院临床资源为平台,帮助西部地区培养更多的儿科医学人才,提高西部地区儿科医生的临床诊疗水平;附属口腔医院利用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的优势,在三年内通过免费接收进修、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对口支援青海两家医院口腔修复、牙体牙髓和颌面外科专业的学术水平提升;第四临床医学院7家附属医院专家与青海省人民医院相应科室对接,组织参与当地医护人员的培训。

  (三)健康科普西行,提升自我健康维护意识。依托大学生“访惠聚”健康宣教活动,组织青年学生健康宣教团开展实践。学生深入新疆、西藏、青海等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所、站)及基层社区、偏远农村与牧区,开展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健康宣教;“心佑少年”“心火乡传”等实践团队依托“心佑工程”,在革命老区免费筛查4575名儿童,免费救治40多名患儿;儿科学院博士团西部行团队针对青海小儿多发疾病,如幽门螺旋杆菌胃炎、支原体肺炎、咳嗽变异性哮喘、小儿功能性腹痛等疾病,普及预防和保健知识,增强百姓预防疾病的意识。学校还举办健康管理知识专题科普微讲堂,有针对性地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培训活动和个体化健康教育。

  (四)科研合作西行,构建东西部协同发展新格局。通过共建合作,整合各方资源优势,学校与中西部地区的合作医院建设起了全面、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协同体,共同打造医疗互帮、教学互联、科研互通、人才互用的协同发展体系。学校对青海省西宁市人民政府、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开展对口支援合作。学校借助人才科研等优势助力青海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教学医院设置、重点专科援建、科研帮扶机制构建、医疗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对口帮扶合作,并在建设高原病研究中心、筹建青海省口腔医院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同时结合区域特点联合开展高原病、缺氧等项目的研究,促进青海地区医疗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各学科发挥各自特色优势开展合作研究,公共卫生学院、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携手“心佑工程”团队赴西藏开展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与流行病学研究工作,团队先后在拉萨市区、当雄县、墨竹工卡县的2所医院、8所小学开展工作,共计筛查5314人,心超检查408人;第一临床医学院、药学院与克州人民医院携手,依托西部特殊地区、多民族地域特色和耐药结核病防治多发症状开展相关科研合作,在西部地区地方病诊疗、民族医药基础研究等方面开展科研协同攻关。

  (五)人才培养西行,提升医疗机构教研水平。充分利用校院临床优势“授人以渔”,第四临床医学院专家博士团走进青海省人民医院,围绕眼科、生殖医学、康复、肿瘤等专业领域,结合高原地区现实情况,通过手术演示、病例讨论、医学技术指导、教学查房等形式,对日常诊疗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科研及临床技能方面的困难瓶颈,进行现场指导;护理学院从专科护理提升、联合办学、志愿服务等方面着手,提高医院临床专科综合护理能力、临床师资教育教学、科研水平以及护理人才培养质量;附属口腔医院与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签署口腔学科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致力日喀则地区口腔医疗服务质量的健康、持续和协调发展,持续巩固西藏脱贫攻坚成果。

  三、主要特点和成效

  (一)校院融合,推动东西部医疗同质化发展。学校整合附属医院、合作单位等资源,创新活动形式,促进西部地区卫生健康工作走深走实。学校面向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陕西等地,围绕医学课程、临床教学、人才支援等多个领域,开展公益医疗、医学教育、健康科普、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一系列行动,务实精准、创新高效实施南京医科大学“医教西行”协作共建计划。借助“双一流”学科和流行病学等一流课程资源,依托虚拟教研室培育点扩大辐射,推进共建高校在深化教学、师资培养、科研等方面加强合作,强优势、补短板,推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以“慕课西行”为契机,实现东西部同质化教学,帮助西部地区培养更多更好的医学人才,提升其岗位胜任力,为西部的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做出贡献。

  (二)战略合作,共建共享大健康。学校按照“合作共赢、优势互补、互融互鉴、协同发展”原则,通过挖掘、整合、拓展资源,提升双方医教研协同发展水平,建立长效化和常态化的可持续援助机制,在未来更好地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共建共享大健康。目前,附属肿瘤医院已与青海省人民医院肿瘤科达成远程医疗合作协议,构建了线上交流平台,形成定向帮扶机制;附属妇产医院已与青海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达成医护人员定期进修协议。未来,学校将进一步用好附属医院的优质资源,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医院管理等方面加强融合,推动合作高质量发展。

  (三)知行合一,开辟铸魂育人新途径。近年来,通过“医教西行”系列活动,学校共组织了584支团队,5200名学生走进西部地区,青年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感悟“医者仁心”,践行医者为国为民“初心”。学生在社会服务中了解社情民情,了解西部地区医疗卫生发展现状,感受民众对优质医疗资源和服务的渴求,了解国家东西部合作战略的重要意义,帮助他们在实践中熏陶思想感情、提高道德境界、提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为民服务的担当。“医教西行”也成为南京医科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堂,在2021年第七届“寻找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团队”活动中,第四临床医学院“医教青海西行”实践团队获评“全国优秀实践团队”;第二临床医学院“心火乡传”实践团队分成6支队伍奔赴各基层地区开展先天性心脏病义诊筛查、跟踪随访、调研宣讲,并与“心佑工程”团队合作做好患儿的持续结对帮扶;护理学院51名硕士研究生党员、2名博士研究生党员组成的“南医微天使”研究生宣讲团搭建“微健康服务”“微思政宣讲”“微平台共建”等多个平台,针对心脑血管疾病、人口老龄化、急救知识普及、心理健康等问题,开展志愿服务和科普推广行动,5年行程超过5000公里。

  四、下一步推广实施考虑

  当前,学校“医教西行”工作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当地基层卫生人才短缺、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等实际问题。下一步,学校将精准对接当地需求,深入贯彻“融合式支援”理念,多措并举出“实招”,助力当地医疗水平与人才队伍建设。

  (一)促进资源共享,加强教学水平。围绕当地发展实际,双方进一步共享教学资源,探索建立临床教学实习基地、联合培养研究生,并为导师互聘、教学职称互认提供帮助。发挥附属医院资源,为当地相关专业人才的定向培养提供技术、资源支持。按照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建设标准,筹划建设“南京医科大学高原医学研究院”,共同推进高原医学研究和相关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

  (二)注重科研协同,加强学术交流。利用“双一流”高校的优势,建立科技联合工作小组,指导引导双方共同申报科研项目。依托双方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联合申报科研课题、专利,开展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课题和项目合作,联合组建科研平台、申报科技奖励等,科研成果由双方共享。共同组织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主办或承办大型学术会议、国际国内医学论坛,交流思想、激发创新,扩大学术影响力。

  (三)创新师资政策,加强人才互通。定期或不定期派出学科带头人到当地进行业务指导,学校根据当地业务需求,负责当地技术骨干的进修学习工作。通过搭建人才合作载体,促进人才合作交流,拓展人才合作领域,推进人才的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实现双方人才队伍的协同发展。

  (四)强化医疗协作,加强学科共建。开展广泛医疗合作,加强双方科室对口交流,积极推进远程协作,开展远程危急重症会诊、远程教学查房、远程培训及学术会议、新技术网上教学、经典手术实况转播等活动。在外科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肿瘤学、老年医学等重点学科开展合作共建,联合培养相关学科人才,开展研究和推进成果转化。

  精准帮扶、对口支援工作是国家战略,是一项讲政治的工作,更是一项讲感情的工作。南京医科大学将进一步发挥好自身优势,把感情真正融入到为民服务的情怀中去,融入到当地群众中去,融入到民族团结大家庭中。全体教职医护员工将坚定东西部协同发展理念,携手共进,为实现中西部协调发展搭建持续合作和长期优势互补的桥梁,共同为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民族大团结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俞曼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