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贵州大学:规划引领,绘就黔山秀水美丽乡村新蓝图

2023-12-12 来源:规划司收藏

  一、基本情况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作出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部署。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1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赋予贵州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的光荣使命。《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进一步要求“强化规划引领,分类推进村庄建设”“积极发展民族、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

  近年来,贵州大学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思想,助力贵州乡村振兴,深度参与村庄规划200多项,遍及贵州全省9个市(州),探索贵州乡村振兴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聚焦以榕江县乐乡村等15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振兴示范点、播州区苟坝村等6个中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荔波县等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开展规划编制和建设实施技术服务,学校党委组建专家团队与乡村通过党建结对帮扶,围绕规划编制、建设推进和共同缔造等重要环节有序推进,破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难题,成果被人民网、新华网、高校思政网、贵州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50多次,核心团队教工党支部2022年被评选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学校重点结对帮扶点榕江县呈现“农文旅体新”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托举“贵州村超”火爆全国,引领黔山秀水美丽乡村“超”能力。

  二、实施进展

  (一)深挖基因,三寻三做强根基

  贵州省是典型的山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背景下,面临乡土文化传承难、人居环境改善难、特色产业发展难。贵州大学规划团队创新“三寻三做”乡村基因调查法,旨在为村庄规划强根基:一是寻文化基因,开展文化空间千村寻,为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打基础;二是寻空间基因,开展空间图谱全识别,为村庄空间科学布局打基础;三是寻产业基因,开展产业潜能挖掘,为一村一特打基础。在此基础上,聚焦村庄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规律,推出“村落名片”,如榕江县乐乡村“黔边侗水、乐土乐乡”将水岸侗寨与城郊优势结合,导向镇村联动城乡融合;黔西县化屋村“乌江源头话改革、化屋山水兴苗乡”将脱贫攻坚历程与生态敏感区叠加,导向改革研学;播州区遵义市苟坝村“生态苟坝,和美乡村”将红色文化与坝区产业有机融合,导向红色文化遗产阐释与传播。

  (二)分级分类,规划编制绘蓝图

  一是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编制中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规划。2020年开始,中央组织部等发文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工作,贵州大学规划团队编制了遵义市播州区苟坝村、汇川区娄山关村等6个村的规划,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针对乡村振兴和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双重挑战,探索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城乡融合发展的规划路径,充分释放文化遗产驱动发展效能。

  二是聚焦“产业+文化+生态”特色,编制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规划。自2021年,贵州省委选择50个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贵州大学规划团队相继完成榕江县忠诚镇乐乡村、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湄潭县石莲镇沿江村、修文县六屯镇大木村等15个试点村规划编制,致力打造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塑造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建设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

  三是瞄准“保护+发展”双目标,编制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规划。自2021以来推出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贵州省入选3个县:荔波县、三都县、石阡县,均由贵州大学团队编制规划,探索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促县域发展路径,如荔波县传统村落群与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叠加,形成“自然-人文”格局,石阡县传统村落群与温泉群国家风景名胜区叠加,形成“温泉+传统村落”格局。

  (三)持久跟进,推进建设促实效

  对村庄基层实行持久跟进,设置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选派30余名驻村人员,围绕项目库进行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建设现场服务的全链条技术服务,解决村庄基层的实施落地难题,推进建设促实效。如《播州区苟坝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规划》“生态苟坝、和美乡村”结合坝区农田治理、村组断头路、宜居农房、党群活动中心建设推进,将红色文化阐释与传播融入便民空间,并及时扭转基本农田非粮化倾向,红色教育与研学交融的乡村旅游游客量已超过150万人次/年。

  (四)党建结对,共同缔造兴乡村

  村庄规划编制过程贯穿“党建+规划”思路,城乡规划专业教工党支部与20多个基层村党建结对,形成“规划团队+村庄基层+职能部门”共同缔造联合体,拓展规划调研深度和广度。村委会参与现场调研、规划编制、建设实施全过程,村民意愿得以有效表达,并乐意接受规划意图。规划专家引导村民知农爱农、知乡爱乡,推进村庄规划与建设,围绕村级集体经济,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鼓励村民构建乡村管理备忘录、修订村规民约、制定乡贤制度和新村民制度,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促进乡村治理有效。

  三、主要成效

  (一)规划引领乡村新业态,推动共同富裕

  各美其美的村庄规划深入推进了特色田园乡村、红色美丽村庄、中国传统村落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上的全方位发展,引领村庄形成新业态,形成富裕共同体。如榕江县乐乡村,作为一个“山水城景田”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的重要城郊融合型村寨,聚合三宝侗寨等车江万亩大坝和寨蒿河周边侗族村寨串珠式连片发展,通过深挖当地的民间体育和民族文化特色,引发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赛事,20多个村组队的“贵州村超”火爆全国、火遍全网、火出了国门,形成县城提供场地和服务支撑,乡村组队登场踢球的体育精神融入邻里乡情、民俗活动融合文化特色、传统爱好激活发展流量的城乡要素互动、原生动力放大的发展模式,榕江县截至6月共吸引游客79.66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85亿元。乐乡村配合西瓜产业和侗族文化复兴,新增蜡染“贵州村超”T恤工坊,新增民宿20间45床位,“村超”期间入住率100%,月增收入约30万元。

  (二)规划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规划引领的乡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聚焦传统建筑修缮、宜居农房建设、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有机垃圾种养循环,解决了乡村振兴中所面临的配套设施不全、环境品质不佳、建筑物理性能差等“疑难杂症”。如总书记视察的化屋村规划“乌江源头话改革、化屋山水兴苗乡”,以乌江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苗族文化传承为内涵,打造集山水观光、苗绣传承、乡村民宿、改革研学为一体的山水苗乡民俗村、改革脱贫研学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2年以来,化屋村旅游人次突破9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超3亿元,人均纯收入达2.5万元。规划被高校思政网“重温重要足迹”栏目报道,《黔西市化屋村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村庄规划》获贵州省“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优秀案例一等奖。

  (三)规划传承乡村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规划聚焦村落传统资源挖掘和文化空间的识别,重拾乡村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促进乡村文明,形成文化共同体,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保护传承发展。如“文化空间千村寻”活动开展传统村落文化空间识别调研与解析,通过文化空间手册和定向越野活动,师生团队带领村民深度理解文化空间保护传承意义,有效推进民众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积极性、自信心和自觉意识,激发村民和社会各界力量保护发展传统村落的潜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目前已经在榕江县大利、乐乡等5个村指导开展“文化空间千村寻”村级定向越野赛事活动,吸引游客近5000人参加,计划将在榕江县进行复制推广,有效吸引到榕江观看村超的上万名游客,为“贵州村超”解决游客落地后玩的问题,有望形成新的农文旅体融合发展新品牌。

  (四)规划培育新乡贤,充实人才队伍

  规划编制的共同参与,衍生出乡村基层动态培训和宣传效能,一方面吸引村民回乡创业,另一方面吸引外界人士参与乡村振兴。实践证明,充分发挥乡贤凝聚力和召唤力,是重塑乡村凝聚力有效途径。跟踪反馈100多个村中,70%以上的村呈现村民回村率逐年上升趋势,荔波、三都等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发展示范县,均有新村民入驻,贵阳市镇山村已有20多户艺术家入驻,扭转了该村2018年以来空巢趋势。

  四、主要特点

  (一)因地制宜的三寻三做,凸显乡村特色

  “三寻三做”乡村基因调查法在贵州省200多个村庄规划编制中广泛使用,通过识别乡村基因、挖掘产业潜能,为村庄规划提供了基础保障。《贵州日报》要闻报道:“贵州民族村寨文化空间识别技术构建与应用”项目,甄别不同村落之间的文化特色,能够避免“千村一面”,促进村寨旅游产业的差异化发展。贵州大学规划团队以此回应总书记2023年6月2号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号召:“让我们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

  (二)双高人才的党建结对,提升规划质量

  由双带头人专家牵头编制规划,能够深层次领悟乡村振兴开新局的历史使命,在基础调研、问题剖析、村民意见征集等方面,优势突出。如余压芳教授带领村庄规划编制团队,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走进乌江源头、大山深处的黔西县化屋苗乡村寨,深刻感悟到化屋村所处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历程、地处乌江源头生态敏感区生态文明建设历程、少数民族聚落民族文化保护发展历程,规划“乌江源头话改革,化屋山水兴苗乡”改革研学村的事迹,被全国高校思政网报道。

  (三)多学科团队联合攻关,确保规划落地

  贵州大学规划团队充分发挥多学科联合攻关,以城乡规划学为龙头,整合建筑、给排水、电气、消防、环境工程等工科领域专家开展村庄规划,整合农学、植保、园艺、动物科学等农科领域专家开展产业规划,整合美术、体育、民俗、旅游等文科领域专家开展文旅策划。以榕江县乐乡村为例,由校长宋宝安院士亲自牵头,注册城乡规划师赵玉奇负责村庄规划板块,园艺专家潘学军负责产业规划板块,欧亚院士周少奇负责污水生态处理专项等,团队合力优势凸显,规划落地效果显著。

  (四)校地融合的研用相长,提升学科水平

  依托乡村规划与建设实践,贵州大学城乡规划等学科得到长足发展,形成了思政教育融入和实践导入创新态势,依托规划实践,产出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周少奇教授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余压芳教授荣获2022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服务标兵;团队获2023年贵州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城乡规划设计四(乡村规划设计)》、2020年度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贵州民族村寨文化空间识别技术构建与应用》等;城乡规划专业教工党支部2022年被评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城乡规划学在2022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榜上进入全国前20%行列。

  五、主要经验

  (一)聚焦“党建、智库、人才”,以“融合”带动实践与人才培养

  一是“党建”融合。党建结对活动从“扶智”到“扶志”,形成规划编制团队与党建结对团队的二合一联动模式。城乡规划专业教工党支部与20多个村庄开展党建结对,沿着总书记走过足迹,编制化屋村规划;沿着毛泽东提马灯故事,编制红色美丽村庄苟坝村规划,开拓“党建+村庄规划”规划模式。

  二是“智库”融合。以宋宝安院士领衔的专家智囊团,长期承担省级层面规划与产业发展技术专家的责任担当,贡献多学科专家智慧和力量,针对乡村优势资源,编制一系列规范导则、撰写保护发展报告等,协助职能部门开展调研、咨询、决策,从省级决策层面深入推进了村庄建设与管理。

  三是“人才”融合。由具有注册城乡规划师执业资格的教授领衔村庄规划,由具有农业生产经验的农业专家领衔产业规划,组建“村庄规划师+产业指导员”人才团队,统筹建筑学、农学、环境工程、动物科学等多学科优势,解决乡村复杂问题。

  (二)聚焦“科技+传统智慧”,以“创新”突破乡村发展瓶颈

  深度挖掘“中国传统村落”“红色美丽村庄”“特色田园乡村”的资源禀赋,针对乡村人居环境欠佳、特色破坏严重、综合防灾能力薄弱三大挑战,探索乡村空间优化适应、防灾减灾、环境改善、特色传承“四维一体”的技术价值动态平衡机制,开展“低冲击、智能化、生态性、保传承、可持续”的乡村传统营建与规划技术耦合研发,实施“乡村基因挖掘-规划思路构建-关键技术集成-示范校验应用”全链条应用验证,为乡村规划与建设的实际问题提供解决路径。

  (三)聚焦“三区两地”,以“模式”推动“一村一特”产业兴旺

  聚焦三区两地推出模式,一是城乡结合部“体育休闲带动的乡村体验村超”模式。如榕江县忠诚镇乐乡村;二是生态敏感区“有节制的乡村发展”模式,以贵州省黔西县化屋村为例;三是发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阐释传播的乡村文旅融合”模式,以遵义市红色美丽村庄群为例;四是世界遗产地“网络联动旅游服务村”模式,以荔波县传统村落群为例;五是民族村寨“文化空间引领乡村研学”模式,以三都县传统村落群为例。

  六、下一步打算

  (一)加强科技攻关,突破乡村规划与建设短板

  依托已有科技成果、国家课题等,围绕“贵州省乡村空间治理与规划技术”开展技术研发。遵循2022年国发2号文件精神,契合贵州省“十四五”发展思路,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及重点实验室开展科技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围绕帮扶地区乡村领域,提供决策咨询、规划编制、技术支持等智力帮扶。

  (二)加强人才培养,推动规划主体多元参与

  结合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专业技术人才供需结构失衡问题,将继续实施“博士村长”计划,将村庄规划和产业指导员团队派驻到村庄建设第一线,观察村庄变化、寻找村庄问题、开展规划咨询、举办田间学校、促进精英回流,建设乡村规划人才大数据库,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三)加强品牌建设,推进美丽乡村模式示范引领

  贵州大学作为国家乡村振兴全国高校乡村建设联盟成员,针对帮扶的榕江县和贞丰县,进一步发挥“贵州村超”“村BA”活动等特色优势和带动作用,继续深化和推进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助力乡村振兴村庄规划与建设为引擎的城乡融合新业态,推动乡村振兴与当地产业基础、民风民俗相适宜的新路子,持续加强“贵州大学助力贵州乡村振兴”品牌建设,进一步凝练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经验。

  (四)加强多学科融合,在乡村振兴开新局上作贡献

  贵州大学将发挥学科门类齐全,人才荟萃的优势,突出优势特色,强化多学科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以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充分发挥贵州大学牵头负责的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项目品牌项目“西部地区乡村全面振兴路径研究”研究成果,总结提炼西部地区一般乡村、典型示范乡村的乡村振兴的经验成效,探索西部地区乡村全面振兴路径和人才、科技、产业支撑西部地区乡村振兴的经验模式,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力谱写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许怡)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