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东北林业大学定点帮扶十年成果

2022-09-19 来源:规划司收藏

  东北林业大学自承担定点帮扶黑龙江省泰来县工作以来,充分发挥自身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坚持责任不松动,力度不减弱,政策不断档,久久为功,持续发力。

  一、“三良模式”助力乡村食用菌产业振兴

  食用菌具有“不与农争时、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的优势。自2017年起,学校食用菌栽培团队深入泰来县,帮助当地发展食用菌特色产业。一是选良种。团队结合当地生态实际,筛选并无偿赠送自主研发培育的黑木耳品种“黑厚圆”和“黑元帅”,有效提升黑木耳的品质、产量和商品价值。同时,推广种植灵芝、平菇、金顶侧耳等食药用菌,丰富泰来县食用菌种植品类。二是推良技。团队针对当地栽培技术落后问题,精准施教,大力推广“棚室挂袋栽培技术”“袋顶出耳技术”及“小拱棚出耳技术”等多项先进生产技术,不仅提高了当地栽培技术水平,而且提升了食用菌从业人员的技术管理水平。三是建良法。针对当地食用菌基地设施简陋及管理粗放问题,团队指导建设标准化菌包生产基地,制定标准化生产规程,提升菌包厂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种植成本。

  2017年至今,学校累计为泰来县无偿提供二级种1.5万包、三级种8.5万包,免费提供食用菌专利技术9项,累计培训5000余人次。通过新品种、新配方和新技术的推广,泰来县黑木耳的产量和品质得到显著改善,出耳率达95%以上,增产近50%,直接带动当地500余户农民增收。同时,学校将“三良模式”推广至贵州省荔波县,解决了60万菌棒出耳慢、憋耳芽问题和近10万菌棒烂耳问题。2019年,《东北林业大学黑木耳产业扶贫项目的泰来县实践》被纳入面向世界出版的中英双语国际减贫典型案例汇编;2021年,团队科技特派员张国权获评“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称号。

  二、微小产业助力困难群众稳定增收

  东北林业大学帮助泰来县探索引入“小快灵”手工项目,按照“政府主导、高校引领、能人带动、群众参与、市场运作”的总体思路,因地制宜,利用闲置村办公室、校舍和农家小院等场所,依托招商引资合作企业,建立校县协同支援的“公司+车间+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将车间建到“群众家门口”。目前,累计援建泰来县幸福车间42个,主要开展汽车座垫编织、柳条编织、羊绒大衣缝纫等项目,车间采取集中代工和居家代工两种方式,吸纳年老体弱、身体残疾、因病致贫及赋闲妇女等弱势群体加入,已累计带动1300余名低收入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实现脱贫人口稳岗就业。2020年5月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题为《不停顿不放松 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报道,讲述身体残疾的贫困户乔福军一家依靠东林幸福车间脱贫的故事;2022年,乔福军光荣地成为冬残奥会火炬手。

(责任编辑:俞曼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