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清华大学组织学生深入基层一线赋能乡村振兴

2022-11-16 来源:规划司收藏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要努力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为响应国家战略,2022年暑假,清华大学组织100余支社会实践支队、2000余名师生利用暑期时间奔赴全国各地乡村,围绕当地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文化传承、基层建设、民生改善等现状,以专业能力助力当地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工作站项目入选2022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品牌项目,山东济宁支队获评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一等奖,相关事迹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助力产业兴旺,带动地方发展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实践支队考察具有地方特色和发展潜力的产业及产品,完成100余万字产业发展报告;发挥专业特长和能力优势,设计600余件文创产品。四川德阳支队全体队员调研期间被聘为广汉改革发展学院、广汉社会主义学院乡村振兴研究员,为当地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撰写研究报告,得到地方政府的批示与采纳。福建福安支队聚焦坦洋工夫茶品牌价值和红色文化,深入社口镇坦洋村开展入户访谈工作,探寻茶文化与茶品牌协调互动发展模式,助力传统茶艺与创新技术彼此提挈。安徽滁州支队前往小岗村,围绕“小岗精神”开展文创设计与绘制等工作,发掘红色文旅资源的功能空间,完善小岗红色品牌,以红色旅游引领乡村产业振兴。

  二、改善人居环境,共建宜居生态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通过闲置房屋改造、河道治理、步道设计和公共空间整合进行整村改造设计,建设乡村图书馆、乡村影院和乡村直播间,高效利用现有资源,打造兼具地方特色与生态效用的乡村功能区。自2017年10月启动以来,已累计改造闲置房屋35000平米,建成站点15处,辐射服务10万余名村民。内蒙古达拉特支队综合利用当地多种资源,设计出“‘一村一厂’生物质燃料加工+林业碳汇”以及“分布式光伏+清洁取暖”等生态方案,助力当地“变废为宝”,打造“零碳小镇”。浙江岱山支队结合区位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聚焦“零碳乡村”建设,为当地发展海洋牧场、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等举措建言献策。

  三、挖掘传统文化,添彩乡风文明

  师生深入研习传统文化,依托自身专业知识素养助力文化传播,结合地方文史资源禀赋探索非遗文化120余种,为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山东莱芜支队对“中国传统村落”马杓湾村的珍贵古籍进行拍摄和归档,梳理村史主线,设计游览板块,协助村史馆建设,为乡村历史的挖掘、整理与保护做出贡献。西藏墨脱支队深入研学人文景观、民俗艺术、传统工艺,将旖旎风光与悠久门珞文化转化为主视觉元素,创新发展传统民族服装、皂石石锅、种子手链等制作工艺,帮助当地丰富完善特色文创产品体系,激活民族文化。

  四、基层建言献策,助力治理有效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支队成员下乡走村入户,瞄准巩固精准扶贫成果、公共服务供给、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累计调研2000余户家庭,走访5000余名基层干部和村民。黑龙江方正支队临时党支部与育林村党支部成立“党建+乡村振兴”结对共建单位,以党建共建引领乡村振兴。浙江绍兴支队坚持问题导向,以与村民利益切身相关的村庄旅游资源开发问题为案例,调研基层民主参与意识、协商机制,形成政策报告助力当地公共决策。贵州铜仁支队入户开展基层普法活动,宣传自治、法治和德治“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五、物质精神并重,推进生活富裕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落脚点,是农村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师生结合群众诉求,因地制宜助力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创新形式丰富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湖南慈利支队提取樟树村核心红色文化,设计村特色产业秋梨膏品牌包装,已联动当地合作社投入生产,提高综合效益,带动村民致富增收。湖南麻阳支队16名成员被聘为麻阳县富田坳村农产品推介员,举办文化活动并开通线上直播,用实际行动助力农产品宣传推广和电商平台建设。

  对于支队师生来说,社会实践是长期式、跟踪式的田野实干,一批又一批清华人用青春为祖国的乡村振兴事业写下了一行行生动的注脚。时至今日,共计100余名同学因为对实践地的持续贡献,成为深受基层群众认可的“荣誉村民”。越来越多的清华学子走出“象牙塔”,深入基层一线,挥洒青春汗水,用专业特长赋能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俞曼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