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华南理工大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

——打造“一体化”全域规划,构建“扶贫链”造血机制

2018-10-15 来源:规划司收藏

  按照教育部滇西定点扶贫工作的整体安排,华南理工大学自2013年定点帮扶云南省临沧市云县以来,一直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紧紧把握“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的核心要义,结合云县实际情况,依托高校学科优势、人才力量、科技实力、社会资源,落实陈宝生部长“四个真”和“四件事”的具体要求,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和专业优势,精心谋划长远,着力于从传统的“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从战略高度为云县打造“‘1+5’五位一体”全域规划,构建“‘云县+社会+华工’三力驱动”扶贫链造血机制,并积极全方位落实推广帮扶,充分激活云县“内生造活血”能力。

  一、深入调研,摸清云县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云县发展困境

  云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临沧市东北部,面积3760平方公里,辖7镇5乡,194个村委会(社区),总人口46.3万人,居住着以彝族为主的22个少数民族,人口居住分散(95%住在山区),属于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也是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的滇西边境山区县份之一。

  长期以来,云县整体发展缺乏顶层规划设计,各领域“单兵作战”,资源有效利用率不高,各乡镇产业发展与其区域优势严重不匹配。因此,云县特色产业弱,拳头产品少,宣传效果差,运营机制缺乏活力,同时受到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和交通运输不便、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等主客观因素影响,2012年末贫困人口达5.28万人。

  (二)云县发展优势

  云县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资源优势,高度契合游客消费转型升级产品打造的需求。

  一是特殊的地理位置。云县位于滇西南、滇中、滇西北三区交界,不仅是东出昆明、西通缅甸的要冲,也是临沧市各县与昆明、楚雄、大理等重要地区交往的北大门;云县分水岭上的一滴水,向南流进澜沧江奔向太平洋,向北流进怒江汇入印度洋,“一山二水,滴水两洋”成为云县独有的地理坐标;云县亦是徐霞客转身之地,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为探寻澜沧江流向,一路南下,徒步至云州,便停止了万里遐征的步伐。

  二是原始的旅游环境。历史与地理的原因,使得云县的经济发展长期滞后,也因此使以澜沧江文化、茶马文化、大丙山及白莺山古茶园、忙怀新石器文明为特色的云县旅游文化资源得以未被大肆开发,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具备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优势环境。

  三是一流的康养资源。丰富的水系以及水电站、瀑布等,形成云县特色的水文景观;县域内11个乡镇均具备天然丰富的温泉资源;四季如春的温度与立体的气候保证了云县的宜游、宜居;坚果、咖啡、白木瓜、山地黑肉鸡等健康农产品举不胜举。随着旅游消费升级,云县“康养定制旅游”的丰富资源,为打造水、泉、气、农等系列康养旅居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云县发展机遇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调研时,对全域旅游发展给予高度肯定。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全域旅游”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云县迎来全域旅游发展新机遇。

  首先,临沧市和云县分别制定了《临沧市旅游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云县大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全域旅游在顶层设计和地方创新的双重驱动下,足以成为云县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其次,云县的区域格局在大交通时代到来的影响下逐步提升,三条在建高速(云临、云凤、昔云)一条在建铁路(大临铁路)将对接周边客源市场,使云县旅游绽放出彩。再次,云县具备农业、文化、温泉等本地优势产业资源,适宜打造“康养+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工业+旅游”“科教+旅游”五位一体的产旅融合“+旅游”发展模式,撬动云县全域产业提速发展。

  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为基础的绿色发展思想,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双挂帅”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高度重视云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项目,组建了包括旅游规划、城市规划、新闻传播、文化设计、互联网应用、公共管理等专业教授和相关单位领导的全域旅游规划项目团队。历经4批25人次深入调研、20余次专题研讨,举全校之力着力为云县打造“‘1+5’五位一体”全域规划,构建“‘云县+社会+华工’三力驱动”扶贫链造血机制。

  二、精准定位,打造“一体化”全域旅游规划

  云县全域旅游规划项目以打造“国家康养旅游景区县”为总体目标,立足当地旅游文化优势资源,抓准云南旅游第三极“新时代康养定制旅游引领者”市场定位,着力打造“云游云县康养一生”的总体形象,制定“1+5”的全域旅游规划项目包,即一部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加一组特色产品推广方案、一套旅游形象设计系统、一套乡村民居改造指引、一个招商引资项目库、一部招商宣传专题片,助力云县脱贫攻坚。

  (一)一部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开启云县崭新篇章

  规划团队专家组抓住云县旅游发展的核心问题,明确云县旅游发展思路与定位,将康养旅游作为发展重点,形成了包括“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全域格局、乡村振兴、产旅融合、公共支撑、共建共享、行动部署”八大版块的《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打造云县“一核三带四区”全域布局:

  规划团队按照“国家康养旅游景区县”创新标准对云县进行统一规划,以国内外候鸟旅游市场为主体,提供定制化的康养旅游产品和服务,把旅游业培养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抢占新时代康养旅游制高点,全面引领云县城乡建设的开放式共享以及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一组特色产品推广方案,打造云县优势品牌

  经过深入调研和实地考察,规划团队结合市场环境、立足城市实际,为云县全域旅游发展定制了一套品牌推广方案,包括云县城市品牌传播概念性方案、“淳林话品牌•云茶”专题方案、“山地黑肉鸡”推广方案。

  规划团队聚焦“云茶”和“云鸡”进行重点突破。针对云茶品牌塑造实施“1+5”方案,打造“云县云茶”这1个公共品牌和云县本地茶企业5个具体品牌。针对山地黑肉鸡品牌推介制定“1+3”方案,打造“云县山地黑肉鸡”1个区域公共品牌和“云县火腿木瓜鸡、云县鸡肉米线、柴氏手撕鸡”3个特色品牌。

  (三)一套旅游形象设计系统,展示云县文化内涵

  结合当地独有的旅游特色,规划团队为云县设计了旅游标志和茶叶标志,为云县旅游形象插上翅膀,通过传播、推广,让潜在旅游者深刻地感受到云县的文化内涵。云县旅游标志,四形同构,从视觉传达上集中表现“飞”的心理感受,暗喻云县旅游业的腾飞。

  云县茶业标志,在保持“茶”字形的基础上,通过“树”、“山”、“人”的抽象整合形成信息传达集中的图形画面,表达双人在山下或家中惬意品茶意韵;用于云县茶产品的品级评定和茶品牌的推广,以提升云县茶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四)一套乡村民居改造指引,勾勒云县美丽乡村

  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文件,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脱贫攻坚之中,规划团队选取漫湾镇昔宜村作为云县乡村振兴规划示范点,开展城乡风貌控制以及传统村落建筑改造规划工作。

  针对政府规划新屋传统特色缺失、村民自建新居参差不齐、公共设施条件简陋等现实情况,规划团队从民居主要功能模块着手,利用航空无人机建模等新技术,在原有建筑内进行空间的重组替换,在增加新功能的同时,尽最大程度保留村居原貌和传统特色,使得乡村的传统风貌得以保留,将昔宜村打造成风格别致、山水相映的云县全域旅游第一村。

  (五)一个招商引资项目库,聚拢云县发展财富

  招商项目库是云县全域旅游规划扎实落地的有力抓手。规划团队立足云县独有的地理位置、社会文化、产业资源,量身定制云县全域旅游招商项目库,包含“旅游景区、旅游配套、特色村落、公共服务”4大类75个子项目。

  通过招商引资,促进云县乃至临沧市融入云南大旅游圈集群当中,建立以云县为核心节点的旅游县区,消除瑞丽、大理、昆明、玉溪、西双版纳旅游圈的盲区,以新辟或打通“昆明-临沧”、“德钦-迪庆-中甸-丽江-大理-云县-西双版纳”等精品旅游线路,聚拢云县发展财富。

  (六)一部招商宣传专题片,彰显云县蓬勃商机

  规划团队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组建招商宣传片制作小组,多次深入云县采集素材、挖掘故事,以云县的人文地理风貌为背景,制作招商宣传专题片。宣传片阐述了云县的地理地貌、文化坐标,以及丰富的康养旅游资源,描绘了云县未来发展新蓝图,展现了云县投资新机遇。

  通过电视媒体、网络平台以及招商大会传播,将云县全域旅游的概念和市场前景传达给潜在的投资商或合作伙伴,树立开拓云县旅游市场的信心,帮助旅游产业从规划向收益转化。

  三、模式创新,构建“扶贫链”造血机制

  以“‘1+5’五位一体”全域旅游规划为抓手,深度盘点云县家底,盘活云县优势资源,竭力破解“权力不对等、财力不够、智力不足”问题,精准构建“‘云县+社会+华工’三力驱动”扶贫链造血机制,扎实开展“扶智、扶产、扶教、扶民”,让原本缺乏活力的落后地区自身具有了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

  (一)政府统筹推进,促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1.临沧市旅游产业规划助力云县发展。全域旅游规划成果被列入《临沧市旅游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云县被提及25次,在优化市域旅游空间格局、强化旅游项目建设、打造精品旅游品牌等多方面得到临沧市重点关注。明确提出打造澜沧江旅游带、昔宜特色旅游村、漫湾百里长湖景区、白莺山古茶庄园等主要旅游项目。

  2.云县政府高度重视研究成果。将其纳入“围绕全县经济发展格局、城镇体系布局和交通设施规划建设布局,按照‘一核两线三水’思路总体布局”云县旅游发展整体规划。持续优化旅游发展空间结构,着力构建主体功能定位清晰、旅游资源高效利用、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旅游经济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格局。

  3.职能部门全力落实。着力推动云县打造徐霞客旅游文化名片,宣传和弘扬徐霞客精神,凸显云县作为徐霞客一生中足迹“最南端的转折点”重要地位。促进云县成立徐霞客游线标志地认证申报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参与2018全国第四批“徐霞客游线标志地”寻找与认证现场终审会学习,扎实做好云县“徐霞客游线标志地”认证相关工作。

  (二)社会合力帮扶,提魅力云县外在影响

  1.放眼全国,提升云县形象和知名度。以宣传为名片,充分利用传统媒介和新媒体,大力宣传云县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取得的经验和成绩。近年来,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国扶贫》杂志、中国扶贫网、教育部官网、临沧新闻联播等进行宣传报道,传播云县丰富旅游资源、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百度“云县”搜索结果达435万条,全方位助力云县跳出临沧,走出云南,走向全国。

  2.背靠广东,打造“淳林话品牌•云茶”专题。依托被称为“一档推动中国品牌发展的节目”的《淳林话品牌》,打造《淳林话品牌•云茶》专题节目,对内激发云县特色行业、企业的品牌意识,对外通过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以及触电新闻、广东广播在线、蜻蜓FM、企鹅FM、优酷视频、腾讯视频、爱奇艺等新媒体平台全方位立体式推广,形成云县特色品牌的专业化背书和高层次传播。该项目预计间接带动19.53万户农民增收1.52亿元,涉及茶园面积47.2万亩。

  3.依托校友,促进规划项目转化落地。学校积极链接校友和社会资源,全力推进云县招商项目落地实施。组织继续教育学院广州、深圳、东莞、河源、顺德等地校友会赴云县开展招商引资考察调研,促进云县全域旅游规划项目对接。促成柬埔寨温州同乡会投资考察团、新希望六和股份公司、珠海经济特区电力开发集团有限公司、360公司、广州白云山拜迪生物医药公司、广东省物质进出口公司等上百家企业来云县考察项目。其中,得园(元亨)投资集团在云县投资2000多万元收购3300亩生态茶园,建设茶厂,年产值达5000万元。

  (三)华工全程参与,保全域规划落地实施

  1.白莺山景区升级改造。全面挖掘漫湾镇白莺山旅游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度开发与古茶相关的文化产品,推进茶文化博物馆、禅茶广场、茶山栈道、茶养生精品酒店及会馆等硬件设施建设,通过茶文化的演绎,开辟茶道、茶养等具体验性的服务产品,激活180多万棵古茶树潜能,打造“白莺山”品牌。2017年,约1万多名茶商茶人到白莺山考察购茶,实现交易茶产量约280吨,交易茶产值1400多万元。

  2.昔宜村整体规划。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鼓励本地村民参与旅游就业创业、打造专属旅游品牌三大抓手。积极推动投资1200万元建设昔宜码头,完成沿江栈道铺设300米、沿江休闲旅游长廊200米、修建污水管网10公里,种植绿化树2000多株;2017年,实现3560名村民人均纯收入10329元。目前,昔宜村已成功申报2018年云南省农村综合改革乡村振兴试点实验示范项目,将进一步有序推进乡村整体规划工作。

  3.“木瓜酒”项目拓展。学校结合云县白花木瓜优势农业资源,充分利用自身学科特点,创造性的指导云县茅粮集团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临沧市内发展种植30万亩木瓜基地。2017年,学校利用当地政府为我校食品学院院长曾新安教授在茅粮酒业集团设立的“专家工作站”,向云县优势产业提供科技创新支持,帮助突破技术瓶颈,加速实现产品转型升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年度新增利润3316万元。

  4.“扶贫茶”项目拓展。学校与云县政府、临沧和德立茶叶有限公司茶叶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充分利用校内、校友和社会资源,帮助“扶贫茶”打开销路、拓宽市场。目前,“华南理工大学爱心茶”已量产,学校同步成立创新创业团队,并在校内开设“华南理工大学精准扶贫创新创业产品”主题展示室,在助力云县经济增收和解决当地就业问题的同时,激励企业将销售额的30%反哺学校“扶贫专项基金”,用于定点扶贫相关的教育、产业等帮扶工作,以及对贫困地区的捐赠等。

  5.柴氏手撕鸡推广。以云县“手撕鸡”为突破口,紧紧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绿色食品牌”的良好机遇,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市场化运营的模式,全力打造“云县手撕鸡”品牌。临沧市已将“柴氏手撕鸡”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昆明机场和高铁站选址建设2家“交钥匙工程”门店。同时,通过手撕鸡带动云县山地黑肉鸡产销走上品牌化、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路子,2017年,实现山地黑肉鸡存栏275.02万羽,出栏708.33万羽,肉产量10971吨,蛋产量981吨,产值5.03亿元。

  五年定点帮扶,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脱贫攻坚战中,与云县勠力同心,并肩战斗。截止2018年5月,云县贫困人口4847人,同比2012年末减少4.8万人。云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广泛认可,在2017年底县扶贫办组织的定点扶贫县、乡镇、村三级干部群众对直属高校帮扶工作以及挂职扶贫干部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中,满意率均达到100%。预计到2025年,云县旅游可望接近千万人次,综合收入百亿,投资两百亿总额,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

  四、下一步实施计划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时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下去”。学校深刻认识到,旅游是把贫困地区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途径。

  云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将持续精准聚焦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强化法规政策保障,形成一批旅游产业项目;加紧推进全域旅游讲堂、论坛、培训的开办,重点在观念与技能上下功夫,引导当地民众转型成为景区县的优质人力,并借由就业岗位的供应,全面巩固精准扶贫成果,提升云县整体“活血”功能;积极链接校友资源推介整合,促成一批项目落地实施,并在实施和落地过程中不断完善,提升规划成果转化收益的效能,从而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经济长远发展,不断激活并增强云县“内生造血”能力,助力云县脱贫攻坚。

  现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已经吹响,学校全体师生将继续努力,汇聚涓涓智慧之流形成强大势能,为“国家的脱贫攻坚工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刘潇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