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精准帮扶“一二三四”,长效助力“石泉十美”

——河海大学脱贫攻坚宣传素材

2018-10-17 来源:规划司收藏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扶贫开发工作精神和新一轮扶贫开发战略部署,河海大学自2013年开始定点帮扶陕西省石泉县。学校党委始终将定点扶贫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理清思路,制定目标,精心策划。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打造出 “一二三四”扶贫工作格局,结合石泉县实际,积极探索,发挥高校人才智力优势,助力石泉脱贫,成效显著。

  一、一个目标定方向

  针对石泉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和先秦文化底蕴,学校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立足自身特色优势,明确了扶贫工作方向和目标: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精神,结合陕西省石泉县县情与河海大学资源禀赋结构,以智力扶贫为主旨,以人才、教育、科技、文化资源支持为载体,充分发挥科技知识和优秀人才对地方脱贫致富的核心带动作用,推进定点扶贫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帮助石泉实现脱贫致富和生态环境健康发展。

  二、两支队伍强保障

  扶贫工作的开展有赖于扶贫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河海大学在扶贫战线上打造了两支队伍:一是扶贫点前线攻坚队伍,二是校内后方支援队伍。

  前线队伍扎根地方,真抓实干,屡获好评。学校选派政治素养高、综合素质好,勤奋敬业、经验丰富,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干部,直接参与定点扶贫县的扶贫工作。2015年至今,先后选派1名副处职干部和2名管理干部到石泉县挂任扶贫副县长和五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三位同志扎根石泉,切实为民服务、为民谋利、为民做事,同时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密切沟通双方,推动校地合作,为当地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先后获评“陕西省优秀第一书记”和“安康市优秀第一书记”“石泉县第一优秀书记”等荣誉称号。

  后方队伍统筹计划,协同推进,保障有力。学校后方扶贫队伍由一把手校领导挂帅、各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学校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校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工作推进中,将扶贫工作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由学校一把手领导亲自抓,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工作;各职能部门一把手发挥“头雁”作用,以上率下,层层压实责任,有序推进;各部门、各学院各尽其能,主动谋划,协同推进,发动群体力量,齐心协力,聚焦深化精准扶贫。

  三、三个导向明思路

  河海大学在不断实践与总结中,确立了以“发挥优势”、“尊重需求”和“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扶贫思路,确保扶贫工作开展有实效。

  优势导向。学校利用在人才、智力、科技等方面的资源以及水利学科特色和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优势,深入实地开展调研,在石泉县干部培训、道路工程施工、水利工程建设、旅游发展等方面提出专业的思考和对策,并组织实施落实,充分发挥出对地方脱贫致富的核心带动作用。

  需求导向。河海大学在扶贫中强调滴灌式扶贫,以“需求”为主要导向进行精准扶贫。学校与石泉县沟通频繁,往来密切。一方面,在扶贫工作的总目标下,围绕石泉提供的需求清单,进行分工部署。另一方面,根据需要随时派出专家学者赴石泉县调研,精准把脉,调整实施方略。2018年,学校先后2次召开扶贫工作专题会,根据国家扶贫工作新要求和石泉县的新需求,明确部署扶贫新举措。

  问题导向。学校认真排查扶贫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或因形势变化产生的新问题,查遗补漏,不断改进。针对自身扶贫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学习兄弟高校好的做法,认真商讨对策并付诸实施。2018年学校在消费扶贫、产业扶贫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四、四个结合齐步走

  河海大学在具体扶贫工作落实中做到了“四个结合”,切实推进石泉县脱贫攻坚任务的大踏步进展。

  (一)扶贫扶智相结合,完善“造血”机能

  学校注重完善扶贫地区自身的“造血”机能,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为石泉县开展各类咨询培训,提升地方干部和人才的管理能力和执政能力,为扶贫点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提供智力支持。2015年以来,学校为石泉26名涉农涉水干部免费开展了4期岗位技术培训;邀请和组织石泉县相关领导干部观摩“江苏省MBA案例大赛”之“特色小镇”案例展示;为当地农民60人次开展电商知识培训。2018年,已选派专家6人次前往石泉对相关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等进行PPP项目建设、经营管理知识及案例分析、乡村振兴做法和经验等方面的培训,并给予长期咨询指导;为石泉县开发“双色”(红色——红色革命教育、绿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石泉实践)党课,目前已完成课程框架的设计;面向石泉县所在的安康地区水利行业开展学历教育招生,进一步提升水利系统干部职工服务水利建设的能力水平。

  (二)内力外力相结合,助推经济增长

  充分催发内力,发挥自身优势。学校免费为石泉县设计池河翻板水坝,该工程目前已经完成主体施工。学校专家教授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对当地水利建设、经济建设、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开发以及基础教育发展等提出了专业建议,努力帮助石泉走出一条特色脱贫发展新路。积极推动“河海大学-石泉专家工作站”建设,根据需要组建不同学科专家组成的科技服务团队进驻地方,建立科技、智力支撑长效机制。广泛援引外力,帮助牵线搭桥。学校借力校内外资源先后牵线珠江投资公司、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陕西富凯集团、北京乡关科技有限公司等近十家国企和民企,帮助地方蚕桑产业转型升级,解决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引进丹参种植项目以及投资旅游、环保、康养等,有效地推进了地方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

  (三)支教资助相结合,拓展教育内涵

  帮助扶贫地区改善办学条件、提供智力支持、强化人才培养,也是高校在扶贫攻坚战中独有的优势和使命。河海大学与石泉县签订《教育资助协议书》,划拨专项资金设立 “河海大学助学金”,总额78万元,以逐年划拨的形式,奖励资助贫困的优秀学生完成学业。目前已经投入58万元,受益学生达300多人。同时,学校积极动员校内各部门、单位参与扶贫,多形式推动石泉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教职工、校友、学生以及牵线搭桥的社会企业先后为石泉学生捐款和捐书,捐款总额10万元,其中有6个爱心家庭以“一对一”形式结对帮扶了6户贫困家庭小学生。同时,学校积极宣传落实国家“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和“农村自主招生”政策,鼓励石泉贫困学生报考河海大学,并送考上门。近两年安康地区共有37人考入河海大学,其中石泉县5人。

  (四)物质精神相结合,激发内生动力

  学校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入手,转变贫困群众的思路和观念,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改变贫困现状,确保扶贫工作取得长远成效。

  在物质层面,捐资75万元用于援建石泉县池河镇五爱村党群服务中心。该建设工程已完成并于已2018年6月投入使用,改善了当地党群服务工作的基础条件。先后捐赠33台农用机械,提升农户劳动生产力。捐赠68台彩电,丰富贫困户文娱生活,也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党和国家的最新方针政策,更好地了解农业科技、农产品市场等致富信息。

  在精神层面,结合扶贫工作进展,帮助贫困村民提升自身文化素质和内涵。学校大学生每年赴石泉开展支教服务、文艺联欢等志愿服务活动,同时以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普法宣传、环保宣传、文明礼仪宣传、儿童教育宣传以及当地脱贫致富典型人物案例宣传,在丰富文化生活的同时,让村民在集体活动中认识并反思贫困文化,激发内生动力。

  河海大学全员、全心、全力助力石泉人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经济收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青山绿水资源,最终脱离贫穷,实现“石泉十美”的小康生活美丽愿景。

(责任编辑:刘潇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