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东华大学2019年扶贫日典型宣传材料

——绘制盐津“两山”蓝图,开拓“生态+”脱贫之路

2019-10-15 来源:东华大学收藏

  东华大学自2013年定点扶贫云南省盐津县以来,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优势、人才资源和社会力量,与盐津县共同绘制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两山”蓝图;开拓了“生态+”全域旅游和农副产品的脱贫之路,助力盐津县打好脱贫攻坚战和未来持续发展。

  一、项目内容

  (一)描绘“两山”美景,规划“生态+”发展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学校与盐津县共同努力,开辟绿色发展之路。

  1.深入调研,顶层设计引导发展规划

  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为基础的绿色发展思想,历经6批40余人次深入调研、10余次专题研讨,为盐津出谋划策。今年4月,时任校长蒋昌俊、副校长邱高带队赴盐津调研期间提出了“科学治污保护青山绿水,全面发掘当地生态、历史、人文等多方面的内涵和优势,发展绿色农副产品集约生产和销售,打造生态康养、红色文化和人文历史为特色的全域旅游,以差异化、多元化竞争模式打造以盐津县为区域中心,联动周边市县,辐射云、贵、川、渝的全域旅游新面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长远谋划,结合乡村振兴,以城市集群发展为引擎,探索驱动云、贵、川、渝地区未来经济发展新模式”的规划建设思路。

  一是保护“绿水青山”,学校帮助盐津县解决环保技术和经济基础薄弱,缺乏专业环保技术管理的问题,发挥学校科技创新和智力优势,建立低成本、高能效、易推广的生态治污环保模式,助力打造“绿水青山”的盐津;二是推进“生态+”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生态、人文、历史的优势,在“生态+”全域旅游、绿色农副产品产销两个方向上帮助盐津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图1 校长蒋昌俊赴盐津调研推进扶贫工作

  2.密切校地交流,培训提升干部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要突出抓好各级扶贫干部学习培训。重点是提高思想认识,引导树立正确政绩观,掌握精准脱贫方法论,培养研究攻坚问题、解决攻坚难题能力。”学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选派干部、交流互访和培训盐津基层干部。自定点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学校先后选派了5位挂职干部,其中2位挂职副县长,三位挂职村第一书记。学校与盐津县保持密切交流,校领导和盐津县领导多次会商沟通,共同研讨扶贫工作,形成“绿色发展”理念的共识。

  围绕实现“两山”蓝图和“生态+”发展规划,学校连续组织盐津县各级干部、企业家赴上海,开展“乡村振兴”系列培训,累计培训200余人。培训设计了“理论学习+参观实践+资源对接”式的模式,内容包含了专题课程和讲座、新农村示范基地的参观实践和企业家座谈会等,蒋昌俊校长亲自为盐津干部授课。通过培养一批又一批的盐津骨干,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为盐津描绘“两山”美景和“生态+”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图2 我校举办盐津乡村振兴骨干人才研修班

  (二)生态治污,保护盐津“绿水青山”

  习近平总书记在大理州考察时指出,“云南有很好的生态环境,一定要珍惜,不能在我们手里受到破坏”。学校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设立盐津专项,组织环境科学与技术学院陈泉源教授团队深入定点扶贫第一线,为盐津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规划和设计了“两污”治理扶贫科技示范工程。

  1.因地制宜,研发生态治污技术

  从2016年至今,陈教授团队8人先后4次赴盐津考擦调研,通过详细的技术方案比对、论证,根据村镇和扶贫安置点的功能、人口、地形地貌、地质特点、气候、排放要求和经济水平,因地制宜地选择多种处理方式,研发运行维护管理简便、经济有效的处理技术,突破技术瓶颈,减少工艺环节,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技术方案,为农村“两污”治理提供智力支持。

图3 陈泉源教授团队深入当地调研

  2.“绿水青山”保护成效明显

  “两污”治理科技示范工程的长期目标是帮助盐津打造一个“绿水青山”,具有代表性的是在盐津县首个乡村旅游示范区——牛寨乡敦厚村和落雁乡牛塘村小岩扶贫安置点建设的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工程,覆盖21个村社区,帮助当地3000余人解决了部分生活垃圾及污水排放问题。

  ——农村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科技示范工程。学校科研团队研发的农村生活污水微动力处理系统、生态浮床技术和微生物-植物复合技术使污水中各种污染物高效同步去除,污水处理后各项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可用于农作物灌溉,2017年至今帮助节约灌溉用水4000余吨。该项目统筹生态效益和环境美学效应,真正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建得起、用得起、管得好”目标,赢得地方好评。

  ——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科技示范工程。在深入细致的调查基础上,根据盐津农村生活垃圾实际情况,采取“分类+回收+焚烧+烟尘净化”模式对垃圾进行精细处理,在源头控制二噁英生成结合活性炭吸附处理,降低烟气污染治理的成本。2017年至今累计处理生活垃圾240余吨;同时变废为宝,垃圾焚烧飞灰和炉渣经固化稳定化后用于铺路,累计节约两村镇铺路硬化灰土30余吨。实现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低。

图4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前后对比

图5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前后对比

  (三)推进“生态+”发展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由此可见,绿色产业发展是践行“两山理论”的良好载体和重要途径,是其作为美丽产业、无烟产业的应有之义。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发展有助于实现“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跨越。

  1.“生态+”环境保护项目高效稳定运行

  在如何利用“绿水青山”带动经济发展,创造“金山银山”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学校根据“生态+”发展规划,推进了环境治理的可推广模式。

  “两污”治理扶贫科技示范工程属于山区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方式,不能照搬或套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充分结合了山区农村实情和生活污水特点进行工程设计。基于可耕地很少、经济基础薄弱,生活污水处理运行费用十分有限,只能集成厌氧、缺氧、微动力曝气好氧和生态浮床技术,使污水处理能耗最小化,在保证污水处理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污水处理运行成本,学校科研团队从可推广的角度把污水处理装置外形美观性进一步提升,与山区风景协调一致,从而成为集观光与科普于一体的特色基地。从而在“生态”盐津中探寻了相似区域可推广、可复制的“绿色”经济模式,助力脱贫攻坚。盐津县当前已投入建设生态污水净化项目32个,垃圾焚烧点21个,预计可以帮助一万余人解决生活、农田灌溉用水和生活垃圾的处置问题。

图6 规划设计低成本、可推广的“盐津生态治理”模式

  2.“生态+”全域旅游项目蓬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时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下去”。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吴晓隽团队通过调研深入了解盐津的地域、生态、文化、历史等方面综合情况,梳理了盐津县的旅游资源,帮助盐津提炼出其中最具开发价值的资源:南丝路文化、豆沙关古镇、乌蒙山水和乡村旅游资源,并围绕总主题定位与目标客源市场,规划以文化旅游为基础的“环盐津”城市集群发展为引擎,驱动云、贵、川、渝地区从旅游发展带动消费增长、产业升级的发展建议。

  ——盐津文化旅游规划稳步实施。在规划设计报告中,学校帮助盐津明确“人文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 的定位,抓住市场机遇,提前布局,做高文化品位、高品质康养度假的精品目的地。采取错位竞争,推出三大主题组合。主打“南丝路关隘古道文化”主题,辅以“乌蒙大山大川大峡谷”和“生态乡村、康养度假”两个次级主题。当前盐津县文广旅游局已采纳部分主题,盐津县结合各类主题建设的住宿设施已累计178处,预计能提供3000余个房间,进一步为全域旅游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区域联动的资源整合效果明显。专家团队给到了盐津县结合城市与交通发展的总体规划,通过整合区域的旅游资源优势,打造跨区域的主题游线,来形成区域联动关系,促进区域间的旅游联盟。同时进一步整合资源,打造“南丝路国际论坛”IP;推出乌蒙养生季,整合分散的资源和元素,打响统一品牌;巧用新媒体做好移动互联、自由行年代的主客共享型目的地营销等意见。当前,盐津已举办的第三届国际山地自行车赛,吸引了12000余人到普洱观看;庙坝油菜花文化旅游节、兴隆茶花节等节日,加大了景区景点节日赛事开发,打造豆沙关、庙坝梨坪花香酒谷、国家农业公园等16个精品景区建设,不断丰富旅游要素和内涵;扶持了旅游特色商品生产销售企业300余家,扩充该县旅游特色商品2000余种,以服务吸引更多的客人,全面推进全县旅游发展。

图7 学校整合盐津文化旅游产业的规划设计

  3.“生态+”农副产品项目生产销售持续扩大

  ——消费扶贫带动“生态+”快速发展。2018年学校消费扶贫和推广销售400余万元盐津农副产品。包括大米、蜂蜜、竹笋、茶叶、食用油等近20个品种农副产品,把盐津的农副产品引入校园,推向上海市场,受到广泛好评。通过帮助当地农产品走出大山,打响“生态+”美誉,促进了盐津县16家农产品和旅游企业参加了2019年在昆明举行的南博会,主动寻求跨区域资源合作,共计签订意向性供货或合作金额1610万元,迈出了农产品区域合作的新步伐。

图8 学校消费扶贫产品及倡议 图9盐津产品南博会销售现场

  ——包装设计提升“生态+”品牌形象。学校对接当地政府和企业提出的需求,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设立“盐津特色农副产品包装设计创新研究”专项,资助10万元。项目紧扣盐津县“一精品,三有机”主题,把“生态+”农副产品与当地生态康养、人文历史相结合,帮助塑造了“黑凤凰”、“庙坝白酒”、“龙凤茶庄”等多个品牌。

  ——中药材研究助力“生态+”提升能级。盐津县中药材天麻、重楼、黄精等是当地“生态+”农副产品的主要代表。学校帮助联系上海中医药大学,并在当地设立15万元中药材研究经费,依托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对盐津县中药材进行研究检测,为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把脉问诊。目前,盐津县已成立了以星海中药材种植合作社联合社为首的26家,有盐津东胜乌天麻等3家企业落户盐津,天麻、重楼、黄精、瓜蒌等10余个品种已成规模,种植面积达12万余亩,年出产鲜药材5000余吨。

  ——打通物流和电商销售渠道助力“生态+”拓展市场。学校抓住盐津“好山,好水,好空气,好食品”的“生态+”农副产品特点,通过特有的经营之路,在产品线中体现“生态+”的概念,充分发挥产品中的生态价值。帮助筹建了“东华大学扶贫盐津农产品展示专区”和线上“微店”,现场展出了竹笋、蜂蜜、茶叶、食用油、大米、天麻等6个品类40余种农特土产。在推广和帮助销售盐津“生态+”农副产品的同时,也展区启动仪式推广活动把盐津“生态+”全域旅游的特色和吸引力进行了广泛的传播。仅启动仪式首日,累计关注微店达300余人,参观教师和学生达600余人次,累计线上转发1200余次。

图10 邱高为农产品展示基地揭牌 图11农产品推广现场

(责任编辑:谢沂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