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天津大学“四个坚持”助力定点扶贫县脱贫攻坚

2019-10-15 来源:天津大学收藏

  2018年扶贫日以来,天津大学切实从打赢三大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脱贫攻坚战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新时期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要求,统筹谋划,精准对标,助力定点扶贫县甘肃宕昌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一、坚持高位推进,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与紧迫感

  提升思想认识,强化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政治自觉。2019年,校党委常委会专题讨论研究定点扶贫工作方案。党委书记李家俊、校长金东寒分别听取定点扶贫宕昌工作汇报。校长金东寒、党委副书记雷鸣、副校长张凤宝等班子成员分别带队到宕昌调研督导。党委副书记雷鸣召集召开8次专题工作会议,研究工作计划,推动工作落实。加强理论武装,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在全校范围内编印《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学习参考》工作手册,把学习领会推向深入。

  做好顶层设计,进一步优化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和工作机制。学校不断增强扶贫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调整优化定点扶贫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李家俊、校长金东寒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雷鸣、副校长张凤宝、副校长王树新任副组长,成员由党办校办、组织部、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部、团委、工会、后勤保障部、财务处、科研院、校友与基金事务处、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小幼医负责同志和挂职干部代表组成。压实脱贫攻坚责任,一些部门向学校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成立扶贫工作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党办校办主任担任,增加一名专职正科级干部负责扶贫工作。

  二、坚持精准对标,准确聚焦“两不愁三保障”

  宕昌县是深度贫困县,2014年贫困发生率还高达41.41%,2018年底,仍高达13.88%,贫困人口3.92万,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地形地貌复杂,自然条件恶劣,经济水平落后,教育质量亟待提升。教育落后加固了贫困的根基,也导致了精神贫困。要从根本上解决宕昌县的贫困问题,必须解决好教育问题。天津大学精准对标“义务教育有保障”,对宕昌县所有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展调研,与宕昌县紧密衔接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宕昌县下大力气抓“控辍”,但留在课堂的孩子仍有辍学风险,“保学”任务艰巨。天津大学着力通过夏令营等方式把孩子们的心留在课堂,给他们描绘美好的梦想,建立发展的希望,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持续打出“教育扶贫”组合拳,点燃梦想“发动机”。一是集中开展“留筑梦想”夏令营。学校统一组织教育学专家、天津市中小学骨干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师、心理健康咨询师、优秀学生骨干等筹备课程。2019年7月,组织17支实践队,171名师生赴宕昌县17个学校开展夏令营,开设各科课程及各类素质拓展课程,覆盖当地1018名师生,累计授课565学时。由青年教师组成的科普宣讲团队,用“高精尖”的科技成果吸引学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夏令营期间,实践队师生还开展了家访、文化墙绘制、社会调查、扶贫产业项目开发等实践活动。活动受到了新华社、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在天津大学新媒体平台阅读量超过70万。二是精心打造智慧云课堂。学校在宕昌县建设梦想教室12个,教室包括阅览室、生物标本教室、科技教室、美术教室等等。依托梦想教室开展趣味课程,并捐赠各类书籍366册,实验器材、标本、教具等36套,电脑30套,总价值超过12万元。2018年9月起,每周利用在线平台直播功能开设“云课堂”,根据宕昌中学生课程设置情况,从化学、环境、人工智能等 13 个方面入手,邀请相关专家和优秀大学生向宕昌学子科普专业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受众超过1000余人。三是持续组织学生“科学营”。2015年起,共93位来自宕昌的高中生免费赴天大参加科学营,很多学生因为参加科学营第一次走出宕昌,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全面开展结对共建,搭建梦想“连心桥”。天津大学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与宕昌县基础教育系统结对共建,到宕昌送课、送教。天津大学教育学院与宕昌职业中专结对共建,并为其对接天津市职业学校资源,帮助其优化课程体系,针对宕昌对“财务”“电商经营”等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帮助其建设社会有需求、办学有质量、就业有保障的特色专业。天津大学还帮助宕昌一中与天津市知名中学天津七中建立合作关系。

  三、坚持智志双扶,加大内生动力培育力度

  继续支持扶贫干部和第一书记开展工作。加强对参与定点扶贫、结对帮扶师生干部的关爱激励。落实好补贴、意外保险、定期体检等规定待遇,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我校挂职副县长何立乾积极引进资金,深入推动教育扶贫等各项扶贫,第一书记冮皓支持产业发展,帮助建立挂面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就业,成效显著。

  把握用好外力和激发内力之间的关系,对县乡村三级干部、扶贫干部、脱贫致富带头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技术人员进行分层分类专题培训。把定点扶贫宕昌县作为调查研究的基地,组织人员深入当地调研需求,设计开发接地气、分层次、可推广的培训课程,做到培训“解渴”“管用”,为当地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2019年以来,“请进来”“送过去”相结合培训近千人,其中300余人来到我校培训,投入近百万。先后举办“天津大学—宕昌县人社干部能力提升”“天津大学—宕昌县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辅导能力提升”“天津大学—宕昌扶贫干部技能提升” “天津大学—宕昌两级干部技能提升” “天津大学-宕昌县2019年电子商务发展与农产品品牌营销专题提升”“天津大学-宕昌县公文写作与公文处理能力提升”“天津大学—宕昌县中小学德育教育骨干教师能力提升”等主题培训班。此外,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知名专家颜晓峰为陇南市市直机关党组织书记、党务干部讲授《学深悟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引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

  四、坚持协同扶贫,探索形成扶贫“天大模式”

  积极推进产业扶贫。围绕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产业培育中的“内引外联”作用,宕昌当地合作社联合控股组建县富民公司,探索出了合作社抱团发展的“宕昌模式”。我校经管学部电商专家团队对宕昌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陇南市羌源富民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哈达铺镇中药材联合社、粉条制作加工联合社等项目进行了参观、考察和调研,为“宕昌模式”把脉问诊。天津大学药学院学科专家赴中药公司天士力对接,积极推动宕昌中药材产业发展。

  创新实施消费扶贫工程。天津大学从宕昌县采购贫困户合作社生产的农特产品,让“扶贫菜”走进大学餐厅,覆盖全校11个食堂,服务近4万名师生。低价“扶贫菜”配合优质服务,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此举一是可以帮助解决贫困县农民的收入问题,采购的食材经检测合格后直接运送至学校食堂;二是可以让全校师生都能够了解天津大学的定点扶贫工作,能做到人人参与,贡献力量。天津大学还为教职工采购花椒等农特产品。2019年4月,在天津大学承办“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期间,陈宝生部长等领导出席,天津大学制作了“扶贫饭盒”,让所有参会代表和师生了解扶贫。

  深入开展科技扶贫项目。依托天津大学特色科研优势,针对帮扶地区实际需要,探索科技扶贫模式,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帮助设计党群活动中心,帮助做好宕昌县全域旅游规划及与全域旅游相适应的城乡规划。按照省、市、县大数据建设标准和宕昌智慧城市建设需求,继续推进“旅游大数据平台”项目建设。成立甘肃宕昌县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及“红军街”项目组,着力推动文化扶贫落地。

(责任编辑:谢沂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