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综合施策提高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

2019-04-11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宗明

  上海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视力健康的重要指示,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和学校卫生健康教育工作,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家庭配合、社会参与”的原则,依托“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预防为主、分类施策、综合干预策略,努力提高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

  一、坚持预防为主,加强源头防控

  降低近视率的关键在于预防。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自2007年起,上海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列入上海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首创的“视力+非散瞳验光”方法应用于屈光档案建立和近视筛查,建立地方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被国家卫生健康委推广应用。截至2018年底,累计为187万名4—18岁儿童青少年建档,开展筛查服务353万人次。开展近视高危风险预警。重点对屈光储备异常的儿童进行风险预警,向50万家长累计发出65万次预警信息。开展近视综合干预及研究。教育和卫生健康部门共同实施教室灯光改造、课桌椅配置改善等综合干预措施,明确课业簿册安全卫生与质量要求,学生户外活动时间每天增加至2小时,近视发生率下降近30%。

  二、坚持早诊早治,提高防控效果

  早期发现并规范矫治,有助于延缓近视的发展、减少高度近视和不可逆的视力损伤。建立综合防治服务模式。明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近视筛查、医疗机构开展诊断和规范矫治、眼病防治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全程质量控制与管理,共同支撑学校、家庭落实儿童视力健康自主管理。完善综合诊治服务网络。细化近视分级诊断标准,优化转诊要求与流程,在17家市和区眼病防治机构、124家二三级医院和24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建立规范有序的分级转复诊制度。截至2018年底,累计提供转复诊服务112万人次。加强信息化支撑。依托“上海健康信息网”和“上海健康云”平台推动屈光发育档案、筛查服务、临床诊断与矫治等信息的互联、互通,建立临床诊疗与近视预防、干预服务医教协同机制。

  三、坚持社会参与,优化防控环境

  近视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卫生健康教育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社会各方广泛支持。开展“‘目’浴阳光,预防近视”主题宣教活动,制作全国首支《爱眼歌》,提高社会公众对近视防控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医教协同机制,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推动学生行为综合干预,依托“互联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平台和市政府实事项目——“智慧健康小屋”,支持家长和学生开展视力健康自主管理。

(责任编辑:姚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