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西安八十三中对口帮扶助力宜君高中从困境突围——

薄弱高中三年蝶变记

2020-07-15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从群众纷纷把孩子送到邻近城市上学,到近年来学生明显回流,并且吸引了铜川市200余名学生来校就读,这样的转变太不容易了。”杨伟峰诚恳地说:“真的很感谢西安八十三中,是他们帮我们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杨伟峰是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高级中学(简称宜君高中)校长,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简称西安八十三中)是他们的结对帮扶校。4年多的跨地域精准帮扶,让昔日生源、教师大量流失,学生高考无望、群众不抱期望的宜君高中走出低谷,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颓败”的贫困县高中

  宜君县地处黄土高塬丘陵沟壑地带,山大沟深,经济落后,全县人口不到10万,2018年才摘掉国贫县的“帽子”。当地初中教育质量多年稳居铜川市前列,但高中教育却始终在规模小、质量低的困境中徘徊。当地群众纷纷把孩子送往铜川、西安等地读高中。据估算,宜君县到外地上高中的学生每年总支出高达3000多万元。外出读高中,成为这个贫困县众多家庭的沉重负担。

  由于缺少生源,多年来宜君高中招生都不设分数线。2008年宜君县通过整合学校建立了今天的宜君高中,到2015年全县高考二本上线累计仅有13人。这所全县唯一的高中,陷入了“政府没要求,群众没期望,教师没信心”的尴尬境地。

  “县级高中是一个地方基础教育实力的标志,关系到区域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宜君县要彻底脱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办好县级高中至关重要。”铜川市教育局扶贫办主任李社利说。

  2016年3月,杨伟峰被任命为宜君高中校长。一上任,他就召集教师们开会,商议如何尽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降低本地生源流失率,减轻那些贫困家庭的教育负担。没想到会场一片沉默。

  杨伟峰急了。如果无法重燃教师的执教热情,教育质量不能实现突破,学校就不可能取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学校越办越差的颓势将难以扭转。可这谈何容易。

  跨地域帮扶实现困境突围

  2015年10月17日——杨伟峰清楚地记得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陕西省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在宜君高中启动,西安八十三中与宜君高中签订了为期3年的对口帮扶协议,从此翻开了宜君高中教育的新篇章。

  “帮扶办学”得到宜君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在县级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当地决定每年向宜君高中拨付帮扶办学基金100万元、高中教师奖励基金30万元、外聘高水平教师及教育质量奖励基金50万元,购置5套人才公寓供帮扶教师住宿,随后还拨付了200万元标准化高中创建资金。

  “我们花两个月时间对学校进行了全面调研与综合评估,拿出了包括重新制定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开展教师学习培训等内容的一揽子帮扶方案。”西安八十三中副校长沙涛说。

  “西安八十三中实实在在的帮扶,把我们拉出了困境。”杨伟峰翻开工作台账,里面清清楚楚记录着截至2020年4月西安八十三中开展的224次帮扶事项:组织教师招聘考试两次,每学年组织教师业务能力考试一次、学生考试两次,每学年两校同课异构4次、上公开课20余节、评课20余节、送教下乡3次,提出改革建议10余项,指导制定或修订管理制度54个……

  3年帮扶办学取得明显成效。2018年,宜君高中顺利通过陕西省标准化高中验收,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每年都有学生获评省、市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随着教育质量连年攀升,生源质量逐年改善,学校也逐步得到了广大群众认可。家住宜君县尧生镇雷塬尹村的高三学生吴苗苗家庭贫困,上学全靠政府和好心人帮扶。她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时候,不用为要去外地上高中而发愁,“如今宜君高中的师资不比外面差,老师认真负责,教学质量高,而且上学几乎不花钱”。

  精准帮扶激发学校内生动力

  西安八十三中高级教师颜学功,在宜君高中任教学副校长和英语教师近3年,他推行思维课堂,将教师由过去单纯的教转变到注重学生思维的启发和拓展上来,大大提高了课堂效果。

  从2016年起,西安八十三中累计选派校支教骨干教师16人次前往宜君高中支援,承担学校管理、学科教学、教研指导、教师培养等任务,引领带动宜君高中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同时,先后吸纳7批40名宜君高中教师进校跟岗学习,安排“一对一”指导教师,全面参与学校教学、管理和教科研等活动。

  “经过一学期的跟岗学习,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较快提升,人自信了、更敬业了,加上学校教学激励机制的实施,教风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宜君高中副校长苟亚琴说,2016年至今,学校涌现出省级教学能手3名,市级名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5名。

  尽管3年帮扶期已过,但西安八十三中对宜君高中的帮扶一直没断线。

  今年学生返校复课后不久,西安八十三中校长刘忠建一行来到宜君高中,看望支教教师并了解学校复课情况。得知受网络和设备影响,疫情期间学生居家上网课效果不理想。刘忠建当即安排学科骨干教师和心理教师来校指导复课及学生心理减压活动,提议两校开展网上同步课堂、同步教研等活动,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改变命运要靠教育,帮宜君县办好一所高中,是对当地最好的帮扶。”刘忠建说。(本报记者 冯丽)

(责任编辑:俞曼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