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爱的教科书——记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教师桂贤娣

2013-01-09 来源:《人民日报》收藏

  “你爱你的学生吗?你会爱你的学生吗?你的学生感受到你的爱了吗?”每周,桂贤娣都要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桂贤娣,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在30年的工作中,她倾情教育,潜心探索,创立了小学语文情感教学法、因生给爱十法、用情用智育人法,被青年教师称为“爱的教科书”。

  “只有幸福的教师,才会教出幸福的学生。”桂贤娣从不掩饰自己的幸福。她在课堂上,总是笑着提问,笑着朗读,没有严肃的课堂纪律,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孩子们踊跃发言,释放着学习热情,感受着幸福快乐。

  爱的课堂

  和学生一起玩自创的游戏,是桂贤娣课堂的一大特点。三年级的王馨睿还记得桂老师讲《莴苣姑娘》时的情景。她说:“桂老师讲得特别有感情,每个动作、每个角色的声音都模仿得很像。”

  “如果说我有教育智慧和乐趣的话,那就是用情用智投入到儿童之中。”桂贤娣说。

  一年级课堂上,孩子们十分腼腆。桂贤娣轻言细语道:“今天我们要讲《爱家乡》,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呀?”说着,她走到一个孩子面前,孩子紧张得小脸通红,小声说:“我的家乡……家乡……在田店。”“太好了!”桂贤娣马上给他赞许的目光,并把他抱到桌上,依偎在自己怀里,请同学们对他的勇敢发言报以掌声。得到老师鼓励,小男生的眼睛高兴地眯成一条缝。

  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老师,我们这里春天有桃花!”“还有白色的梨花!”“我家乡的春天五彩缤纷”……一些生动的词句,从孩子们口中说出。

  爱的源泉

  “你教书当先生,不许打骂别人的伢,伢学不好,耐着性子慢慢教。爱笑的孩子是最讨人喜欢的,再丑的人笑起来都是漂亮的。”1981年,桂贤娣走上教师岗位时,父亲的这几句话深深影响了她。

  桂贤娣说,一个好老师,要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她还说,光有爱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会爱”。

  那一年,桂贤娣班上有个漂亮小姑娘罹患癌症,却坚持在化疗期间上学。这个坚强的女孩只担心一件事:头发掉光了,不戴帽子不好,戴上帽子又可能被同学笑话。

  女孩忐忑不安地来到学校,一进教室,一片红色跳进她的视线——全班63个同学都戴着小红帽,而且和自己的一模一样!孩子的妈妈站在教室外,看着这一切,泪流满面:“桂老师,谢谢你,谢谢你的良苦用心!”

  原来,桂贤娣专门买了64顶小红帽,在家访时悄悄塞给大家,让孩子上学时戴上。从那以后,班上每天都有五六个同学戴着小红帽,一直到小女孩头上长出了头发。

  智慧的爱、得体的爱、恰到好处的爱,桂贤娣用自己的“润物细无声”,激发了学生真挚的爱心。

  “有了阳光的心态,你才会把阳光播洒到每个孩子的心中。”这是桂贤娣的幸福观,她也这样引导孩子们享受童年的幸福。

  爱的艺术

  体弱生爱在关心、残疾生爱在得体、过失生爱在信任、屡错生爱在严厉、个性生爱在尊重、普通生爱在鼓励、进步生爱在赏识、后进生爱在鞭策……如今,桂贤娣提出爱学生的这套办法已在全国得到推广。

  一年春节刚过,学生小刘拿出一张新版20元人民币炫耀。谁知做完广播操,钱不翼而飞了!孩子急得直哭。

  中午,桂贤娣去商店里买了64个红包,发给了学生们,并和蔼地说:“桂老师相信同学们,请大家今天回家后,把该装的东西装进去,明天早晨直接把红包交到讲台上来。”第二天,64个红包如数收回,而那张新版的20元就在里面!

  “直到今天,我都不知道这个孩子是哪一个,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给孩子一次改错的机会,孩子一定会铭记终生。”桂贤娣就是这样让孩子懂得,幸福来自尊重和信任。

  因生给爱,也是一种因材施教。“爱学生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桂贤娣说,爱学生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她不但细心读懂了学生的微妙心理,而且以真诚的心态、细腻的教育手法,唤醒了班上孩子美好的人性。

(责任编辑:王磊)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