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天津市教育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教师节重要讲话体会

2014-09-29 来源:《天津日报》收藏

  近日,天津市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书记孙春兰在天津市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座谈会上的讲话。广大教育工作者围绕“四有”抒发体会和感想,结合本岗工作谈思考、提建议,围绕增强自身素质铸信心、提动力,以实际行动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以“四有”为试金石铸就校园“中国梦”

  南开大学泰达学院 崔满顺

  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思想和执政理念。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践行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呢?习近平总书记在第30个教师节关于“四有好老师”的提法,对此做了最好的注解与诠释。

  君子固本,本立而道生。一个好老师,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并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感情,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恶鲜明的辨别力”。南开素有“北辰学府”的美誉,“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南开人。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率先垂范,以引导学生胸怀允公之志,身具报国之能,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只有具备高尚道德情操的老师,才能屹立于三尺讲台,传播知识的福音,塑造人类的灵魂,引导社会的进步。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种以身示范的人格力量与道德情操更容易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扎实学识与教育智慧,同样为新时代好老师的必备要素。我始终以“实践”和“创新”来引领教育学生,构建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工作经验被教育部简报登载。我还积极推动“青年成长导师”计划,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参加课程培训、与各高校交流学习等方式,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确保自己能够在信息的海洋中,为学生抽丝剥茧,拨云见日,不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帮助学生筑梦圆梦。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一个好老师,应该始终对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学生,充满仁爱之心。这种仁爱之心,体现为真诚地尊重学生,充分地理解学生,宽容地关怀学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仁爱之心,还应该集中体现为对学生梦想的激发和呵护。当学生在我的关爱下筑梦圆梦时,我也在高校铸就了自己的“中国梦”,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的荣誉便是对这个梦想的注脚。

  坚持“四有”标准造就高素质人才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曾周末

  2014年9月9日,作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的代表,我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等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亲身体会到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重要讲话之后,我感受到教师职业伟大光荣的同时,更加体会到作为教师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之重大。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我认为,天津大学“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便是对“四有”内涵的很好诠释。现阶段,“爱国”就是服从国家需要,聚焦国家重点战略需求,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工作,培养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敢于批判、善于创造的人才。精仪学院自1952年创建以来,始终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但面对我国高端仪器90%以上仍然依靠进口的现实,我们如坐针毡,唯有不断改革、急国家之所急、提升办学质量,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近几年学院先后承担2项国家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5项科学仪器设备开发课题,3项“973”基础研究首席,22项“973”课题。同时成立工程科学实验班,积极探索交叉性、开放型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等,正是全院教师面向国家需求、应对挑战的具体表现。“奉献”就是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积极、乐观、向上,甘于平凡和平淡,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以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有效工作赢得广大学生和社会的尊重。

  在高校,贯彻落实“四有”标准必须真正回归大学“培养人”的本质,将一切工作统一到育人这个目标,不断提升师德水平,以优良的品质塑造学生、以高尚的情操熏陶学生、以优秀的业务影响学生,同时用制度来保证教师潜心育人,真正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顶层设计,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每一条都涉及教师的实际利益,但教师们不计得失,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实施两年来,教师“向教力”和学生“向学力”均得到提升。

  改革还在进行时,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力破解机制体制的障碍。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们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充满信心,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充满信心,对中国梦的实现充满信心!

  把握四组关系做好“四有”教师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陈娜

  新中国走过六十五年风雨,教师职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感召下迎来了全新的精神命题。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这四个方面既涵盖了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也点明了做一名“好老师”必须在价值观层面把握好的几组主体性关系。

  首先,理想信念关乎使命,要求教师必须处理好自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使命意味着前进方向,“为谁教”、“为何教”要比“如何教”、“教什么”更重要。好老师应当树立大局意识,心中有国家和民族,肩上有使命和担当,深刻理解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深意,把个体命运置于国家发展、社会前进的大背景中去权衡言行、取舍利弊,在党和人民的信任与嘱托下点燃学生的正能量。

  其次,道德情操关乎师德,要求教师必须处理好自我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工作不仅是自利的谋生手段,更是他利的社会性创造;教师的职业价值不仅体现在教师自身的发展进步,更反映在学生的成长成才。师乃人之模范,唯有以德施教才能守住精神净土,唯有以德立身才能实现树人的宏愿。

  第三,扎实学识关乎能力,要求教师必须处理好自我与专业之间的关系。三尺讲台之上容不得半点虚假,专业知识储备的不足将严重影响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没有真才实学作为保障,教师的职业荣誉便是一纸空谈。教师只有保持既乐于施教又勤勉好学的积极心态,才能成为让莘莘学子为之动容感恩的好老师。

  最后,仁爱之心关乎责任,要求教师必须处理好自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责任离不开主人翁意识,心系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发展成长,将学生的困难视作自己的困难,将学生的进步视作自己的进步,与学生在人格上平等相待,在学业上甘做人梯。只有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才能实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责任编辑:王芬)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