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中国教师队伍成长30年

2014-09-10 来源:《光明日报》收藏

  今年迎来新中国第30个教师节,感慨良多。

  我当了79年老师,可以说,这70多年来,我一直在努力从一名不合格的教师成长为合格的教师。

  15岁读初中三年级时,我受哥哥朋友所托去小学兼课,教小学三年级国文和算术。其实事先我花了很多心思备课,准备了很多材料。结果到上课那天,一上讲台就紧张,才讲了十几分钟,就将备课的内容全部讲完了。学生们见我无话可说,就在下面叽叽喳喳、打打闹闹,我转身到黑板上写板书时,孩子们就朝我扔东西。这次不愉快的教学经验让我觉悟到:应该有教学方法。回家后我读了些关于教育学的东西,越读越觉得有道理,就下定决心上师范、学教育。这是我想从一名不合格的小学教师变成合格的小学教师。

  从厦门大学教育学专业毕业后,我受李培囿教授推荐,作为校长复建厦大附小,同时在厦大教育系做助教,从此展开了教育学教学研究生涯。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我遵从陶行知、陈鹤琴“生活教育和活教育”的教育思想,把附小放在海边,让孩子们尽情地荡秋千、砌沙盘、放风筝。学校只有一辆校车,每天接送孩子们上下学,每天早上孩子们还能喝一杯牛奶,确实有点“一切为了孩子”的意思。

  可对于大学生的教育,我却有很多不解。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但当时并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支撑,可大学生怎么能像小学生、中学生一样教呢?1956年,我和几位同事就尝试“冒个尖儿”,把课程表上的“教育学”变成“高等教育学”,这也是高等教育学第一次在中国进课堂。后来因为历史原因,我们的尝试有所中断,直到1978年我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必须开展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的文章,倡议建立高等教育学学科,也从此开始了从一名不合格的大学老师向合格大学老师的转变。

  回顾这79年,让我最欣慰的事情就是我的名字能写在教师的行列里,没有我的学生们,我会很寂寞。教师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职业,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在于它永远面对的都是最生机勃勃的生命。

  中国有教师节,已经83年了。昔日第一个教师节是1931年6月6日。在那贫弱的年代,教师有失业之虞,因而有必要集会以彰显团结,当年的倡议书所提教师节设立目标就是“改良教师之生活待遇,保障教师之地位稳固,增进教师之专业修养”。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脑力劳动者的教师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教师节并入五一国际劳动节,教师同所有劳动者们在这一天庆祝自己的节日。

  年年岁岁教师节,岁岁年年境不同。如今中国是世界经济大国,也是世界教育大国。今日庆祝教师节,其重大意义在于鼓励、指引广大教师,立德树人,共建世界教育强国。(潘懋元)

(责任编辑:王芬)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