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司局机构

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方式,为学校美育提供引领性资源

2017-09-11 来源:体卫艺司收藏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建立于1918年,它的办学历史有代表性地反映了百年来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基本特征,进步文艺思想和革命美术道路是学校优秀传统的主干,在不同时期培养的人才和创作研究成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在社会美育上树立了艺术名家名作的标杆。近年来,学校围绕加强美育和提高美育水平,探索了新的育人方式,主要有: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为底色,加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和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改善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方法,形成课堂串讲、名师讲座、经典阅读、课堂讨论和实践教学“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分析世界美术文化走向,树立“为中国造型、为中国设计”的专业意识。

  在学科建设上注重内涵发展,突出办学特色,形成了造型、设计、建筑与艺术人文四大学科相互支撑补益的教学结构,在世界高等美术教育中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加强了不同学科和专业的融合,形成全面学养和专精研创有机统一的育人模式,在国际交流和对话中产生了影响。

  在艺术创作与研究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师生深入生活,贴近现实,表现生活,积极参与国家重大主题创作和重大社会文化项目,美术创作更加突出时代主题,彰显中国精神,体现创新意识,以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的创作与研究展现了时代风采,朝向艺术高峰,并以高品质的艺术语言引领社会的审美取向。

  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为的是培养新型艺术人才,与之同时,专业艺术院校拥有和蕴藏的艺术思想与艺术思维智慧、相当数量的各门类艺术专业人才以及艺术与审美教学的经验还大量处于专业领域的“自循环”状态,与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缺乏有机对接和有效支持。《意见》在“总体目标”中提出应实现“美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为思考和建构整体的学校美育格局指明了方向,提出了任务。在这方面,专业艺术院校应该走出“自洽”范畴,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指导和科学安排下,加强资源意识,盘活资源库存,发挥资源优势,为学校美育提供具有引领性价值与意义的资源支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也使专业艺术院校找到在学校美育中可为和有为的意义归属。围绕“配置”“衔接”“促进”的目标要求,专业艺术院校可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源供给与支持:

  一是加强学校美育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艺术院校应当发挥人才资源库的作用,一方面鼓励毕业生到普通大学和中小学担任美育教师,在就业指导上加强面向基层、面向学校的教育引导,创造条件推动学生到学校实习,增加择业就业取向上从事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识。另一方面承担起培训学校美育师资的任务。同时建议在“国培计划”中加大美育师资的比重,以期在短时间内补上学校美育师资的缺口。

  二是加强教材教参建设和教学方法指导。目前,普通大学和中小学美育教材建设仍相对滞后,建议对普通大学和中小学美育教程、教材及教参资料作进一步分析,组织专业艺术院校力量充实和更新内容,找准学校美育教材的“必需”部分和“延展”部分,形成真正具有中国学校美育特色的教学内容。应加强专业艺术院校学术研究与教学经验资源向学校美育建设的转换,尤其要加强对艺术经典作品的分析。导入对艺术创造本质的理解,使学生形成崇真、向善、尚美的人文情怀。

  三是发挥专业艺术院校作用,指导开展学校美育活动。专业艺术院校富有艺术创作精品的积累、最新的艺术创作成果和充足的艺术实践与理论经验,除了面向社会传播推广,应将这部分资源导向学校美育,参与学校美育建设。教育部实施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产生了积极的效果,还可以在艺术院团组织展演精品进校园的基础上,扩大艺术院校与普通大学对接的路径。可以在专业艺术院校实施“美育志愿者”行动,让专业艺术人才走进校园,参与学校文艺创作和美育项目的策划与辅导,开展美育内容的实践活动,形成“面对面”“心连心”的学校美育氛围。在“高参小”“非遗进校园”等项目中,加大实践动手能力的比重,激活学校美育的参与性、互动性、情境化氛围,使美育课堂的边界得以扩展,使美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四是运用新兴媒体,扩大美育渠道和吸引力。在我国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高度发达的优势环境下,运用新兴媒体加强学校美育已有良好条件,但输送传导到美育领域的内容和数量都尚未满足大中小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此有必要统筹规划,加大渠道的建设和输送的力度。例如进一步倡导和建设一大批美育教程的“慕课”,把美育的网络教学纳入教学指标,在这方面,应充分发挥专业艺术院校的人力智力资源和在线课程的制作质量优势,让学生在屏幕上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增进实践兴趣,使学校美育的整体水平跃上新的台阶。此外,建议建设“中华美育网”,分级分类输送传播优秀的美育内容,形成信息时代的中国学校美育特色。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